首页 > 历史 > 辽金西夏

南宋“中兴四将”中的两种说法:岳飞韩世忠和刘錡


2023-04-22 14:00

转载 刘錡——十万军中挂印来播报文章

梦香寒冰

2022-09-13 10:17

已关注

南宋“中兴四将”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和张俊。其中刘光世名不副实,经常打败仗。因此有“中兴四将”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岳飞、韩世忠、刘錡和张俊。岳飞、韩世忠和刘錡,都是刑天英雄,因为前文讲述了虞允文,在中兴四将中,与虞允文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刘錡,所以本文的重点就是刘錡。

一、威震西夏

北宋一朝,虽然面临西夏、辽两个帝国威胁,但是北宋一直进行的都是边境友好的原则,特别是对于辽的《澶渊之盟》,堪称两国百年友好条约。若不是大书法家宋徽宗赵佶背盟,可能辽和北宋不一定会被金所灭。除此之外,大理、吐蕃等国都与北宋较好,北宋是凭借和平在东亚赢得声誉。只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穷兵黩武的西夏。所以北宋能战之军大多是在与西夏交战,前期提过的小种经略种师中就是与西夏作战的名将,本文所描写的刘錡也是西夏成名。

刘錡

刘锜,字信叔,出身将门世家,父亲刘仲武是北宋名将。本人是大帅哥,擅长骑射,号称“刘都护”。在北宋当时有俗语,西夏国若是小孩子啼哭,家里人用“刘都护来了!”来吓唬小孩,小孩子就不敢啼哭。就从这一点出发,刘錡的武功名望不逊于三国时期的张辽张文远,威震西夏毫不夸张。

二、离奇经历

原本刘錡在西夏活动,但是金国入侵,包围了北宋国都开封,史称靖康之耻。在这种环境下,金国多路大军入侵北宋,其中就有金国大将完颜宗辅,此人是完颜阿骨打的儿子,因为儿子完颜雍成为皇帝,后来也被尊称金睿宗。他以金国的娄室族军为右翼,以完颜宗弼(金兀术)军为左翼,在陕西富平对宋军发动进攻。虽然刘錡抵抗激烈,但是奈何手下投降,宋军军力又弱,大败。后来这一幕多次发生,刘錡被贬成知绵州,到今天绵竹做个小小官吏。但是金兵势大,命运多舛的大宋帝国对于刘錡不可能放纵。

不多时,金兵来到了和尚原。北宋名将吴阶进行过多次抵抗,后来退守仙人关。吴阶的抵抗极大地激起了宋地兵民的抵抗意志,他们纷纷支持吴阶。在此情况下,南宋朝廷也要有所作为。于是,刘錡再次进入了朝廷的法眼。刘錡率兵北进仙人关,成为吴阶少数可依靠的正规军力量。刘錡的表现大大出乎朝廷预料,宋高宗从战绩中发现了刘錡,于是三次调刘錡如临安。虽然各地官员不愿意外放刘錡,三次阻拦,但是拦不住宋高宗的坚决,刘錡就这样成为了宋高宗的爱将。

刘錡

金辽宋西夏版图_辽北宋西夏形势图_金西夏辽吐蕃

在宋高宗麾下,刘錡成为了宋高宗卫戍部队的主管,他重建了三衙的军队,宋高宗有了自己的卫戍部队。后来宋金第一次和议,刘錡被任命成为东京副留守。

刘錡的晋升经历非常离奇,与其他人相比与众不同。

三、抗金名将

与其他北宋名将最大的不同,就是刘錡非常重用“八字军”。“八字军”是河北山西普通平民自发组成,他们不忿于金国统治,自发在敌后开展抗金工作。他们脸上刺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大字就在脸上,在宋朝是极大的罪行,林冲受罪就是这种刺字的罪,代表这些爱国民族抗金的决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出现之前,几乎没有政府部队会重视这种自发组织的民兵,《水浒传》清楚介绍了这种民兵可怕的下场。但是刘錡是不同的,他清楚“八字军”的爱国诉求,不但收留他们,也训练他们,让他们成为抗金前线的战士。

刘錡

有了民众的支持,刘錡就开展了他的战术,刘錡的战术非常有特点,因为这些战术我们在抗日战争中也使用过。

首先是夜袭。金国的骑兵部队是很可怕的,特别是在华北平原上。但是马匹夜行是一大忌,一般骑兵是不夜行军的。于是刘錡就开展夜袭,与寻常夜袭悄声作战不同,刘錡是每名士兵发一个哨子,士兵进了金营就吹哨子。宋兵专杀辫子兵,金国与清国一样都是女真人,都梳辫子,杀一个鞭子兵吹一下哨,一时间金营遍地哨声,金兵被杀得人心惶惶。

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大怒,他就是小说中的金兀术,下战书与刘錡作战。刘錡同意,但是在附近河流里面下了中药毒。中药有十八反的说法,一些特殊的药材本身没毒,但是彼此混合就有毒。刘錡专门针对马匹,金国马匹大量不适,极大地影响马匹的战斗力。对于宋兵,因为没有接触所有的药材,所以没事。而宋兵只要注意不给宋军马匹吃十八反的药物,就可以避免中毒。

第二天金兀术出阵战斗,发现自家的兵马怎么这么不禁打?此外刘錡将部队分为五队,一队一队上前打,打了一队还有一队,开启了车轮战术。其实这是吴阶在和尚原使用的战术,吴阶深知不能藏私的道理,将这个计策全部传授给了刘錡。刘錡将自己的军队训练有素,将金兀术的骑兵部队全部消耗殆尽。金兀术连拐子马、铁浮屠全部用上了,但还是失败了。史书记载“弃屍毙马,血肉枕藉,车旗器甲,积如山阜。”金兵大败,此役被称作顺昌大捷。

金兀术

后来刘錡换防寿春府,金兀术再次率兵南下,二人再次作战。这一次,刘錡依样画葫芦,金兵有识趣的,发现这战术战旗都是顺昌出现过的,于是惊呼“此顺昌旗帜也”退走,金兵大败。

刘錡在守卫驻地,抵抗金军期间,是当地一支可靠的宋军战力。当时岳飞北伐,因为张俊亳州撤兵,岳飞孤军深入时,写信求助刘錡,刘錡毫不犹豫发兵。后来岳飞被迫奉诏南撤,岳飞部将赵秉渊尚坚守淮宁府,也是刘锜部将韩直协助赵秉渊击退进犯的金军。

四、命陨江南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_金辽宋西夏版图_金西夏辽吐蕃

前文说岳飞被迫奉旨南撤,原因就是宋金和议。在此期间,岳飞被杀,韩世忠、张俊上交兵权,刘錡也不例外,被任为荆南府(今湖北江陵)。刘錡虽然能够对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基本告别军旅生涯。

这个时候,岳飞已死,金兀术也已经离开人世,按说宋金两国应该稳稳妥妥过日子。但是金国出了个倒霉皇帝,后世称作海陵王完颜亮,意图南征。大兵之下,朝廷急调刘錡进京,刘錡只好拖着残破的身体北上,进入长江防线。

完颜亮在分配作战任务时,攻打宋军各将领的任务都一一落到实处,唯有攻打刘锜一部的作战任务,全军无一人敢于应声接受。完颜亮气愤得咬牙切齿,决定亲带大军与刘锜决战。

而此时,刘錡拖着病身前去应战,这个地点被称作瓜洲渡。

刘錡虽然能够击退金兵,但是对于全局并不起太大作用。这时候,都督府参赞军事虞允文来到镇江督促兵事,刘錡恰好也到了镇江,见到了虞允文。二人见面后,刘錡握着虞允文的手说道:“国家有此大难,我等武将一事无成,还要依靠你们儒生,真是羞愧死了。”

刘錡

虞允文不负所望,因为就在采石矶,虞允文以火炮攻克金军,天下大震。不久以后,完颜亮就被自己手下杀死了。

但是刘錡奉旨回朝,他的身体已经残破不堪了。这还是绍兴年间,可惜刘錡没有见到宋高宗。终于扛不住了,刘錡每日呕血数升,终于归天了。

宋高宗得知消息,赐开府仪同三司,赐其家属银三百两、帛三百匹,赠谥号“武穆”。宋孝宗追封为吴王,加太子太保。

寒言冰语

中国历史的英雄太多,但是与百姓心贴心、手拉手的英雄并不多。所谓寒言冰语,就是在毫无下限吹马屁追捧封建时代的压迫百姓的所谓英雄的时代,用传统夸赞封建时代热门英雄不一样的“冷言冷语”讲述那些心中有百姓、对民族做出贡献的刑天英雄。

刘錡就是这么一位刑天英雄,他一生为国为民,是南宋能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名将。“中兴四将”中,一定要有刘錡的名字。

刘錡

金西夏辽吐蕃_辽北宋西夏形势图_金辽宋西夏版图

刘錡的战法其实能看到抗日战争中非常多游击战法:夜袭、中药地雷、麻雀战……熟悉抗日战争游击战的人对此再熟悉不过了。举个例子,就说中药地雷。为什么抗日战争八路军能大量消耗日本兵,其中一个策略就是杀伤日方战斗力,比如中药地雷。八路军装备落后,很难制作炸药,只能制作黑火药,根本炸不死日本士兵。但是八路军发明了中药地雷,就是十八反中药药末混入地雷中,在山东、河北、山西大量使用。

中药地雷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抗日战争武器,其他地区根本见不到。它的原理并不是杀死敌人,黑火药杀不死敌人。但是这种地雷能够制造士兵外伤后,混合的十八反药物可以让日本士兵失去战力——八路军抗日有效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就是这个意思!让日本士兵因为地雷导致无法作战,这才是最有效的克敌方式。论单兵作战能力,在二战,日本士兵可以排名第一。这种士兵作战,我们要付出巨大的牺牲。但是中药地雷极大地杀伤了日本士兵,减少了八路军的伤亡,是包括中国民众的极好手段。而它的原型,至少在刘錡时代就有了。

此外刘錡为人低调,在赋闲的日子里,刘錡在当地被人歧视,受尽侮辱。刘錡无奈,写下一首《鹧鸪天》,表达心情:

竹引牵牛花满街。

疏篱茅舍月光筛。

琉璃盏内茅柴酒,

白玉盘中簇豆梅。

休懊恼,且开怀。

平生赢得笑颜开。

三千里地无知己,

十万军中挂印来。

刘錡其实可以杀了这些无聊的人,他没有这么做,因为他心里有这些百姓。打仗保家卫国,不就是为了世间人情百态?就冲这一心性,刘錡就是名将!

刘錡影响很多人,比如为什么陆游会写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要知道在当时,正是因为刘錡在瓜洲渡与完颜亮正面对抗,给了虞允文机会。虞允文以偏师火炮攻击金兵,才有了南宋的胜利。在这一刻,刘錡是以自身为饵,给南宋众多兵士创造机会。这就叫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致个人死生于度外!

关于谥号,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武穆”金西夏辽吐蕃,这个谥号与岳飞相同,也能看出刘錡在世人心中的位置。这种说法是《宋史》记载,但是按照岳飞孙子岳珂的文章中,大多记载刘錡为“刘武忠公”。个人认为,无论“武穆”“武忠”,都是今天人学习榜样。

正所谓:上不负君亲,下不负百姓,中不负所学也。此等完人金西夏辽吐蕃,古今难找。刘錡,就是这么一个完人!

推荐阅读:

(蒙古记忆)辽金蒙什么关系没有有关系?

夏襄宗:成吉思汗西征的历史地位和腐败

二级建造师每日一练免费在线测试(2015

辽国金国西夏地图 宋朝为何发现一个非常奇

苟延残喘,仅靠海上贸易经济孱弱的南宋,西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