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辽金西夏

(知识点)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值得收藏!


2023-09-05 11:01

四时畋猎是生涯。

(1)契丹的兴起与发展: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

隋唐时,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唐朝末年,北方汉人避乱,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9世纪后期,契丹有了农耕、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

(2)契丹(辽)政权的建立:

时间:10世纪初

民族:契丹族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

(3)辽政权的发展: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

契丹货币(银质货币,契丹文字,意思是“天朝万顺”)

契丹夺取幽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

2、西夏的建立

(1)党项族的兴起: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西夏的建立:

时间:11世纪前期

民族:党项族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3)西夏的发展: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

西夏铜牌(驿站传递文书和命令的人员使用的身份证明)

【知识整合】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

知识点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宋间的和与战

(1)辽太宗时(战):辽占领燕云十六州,辽宋冲突加剧;

(2)宋太祖晚期(和):双方互通使节,宋辽保持友好关系;

(3)宋太宗时(战):向辽数战,败,转防御;

(4)宋真宗时(战):辽攻宋,威胁开封,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胜。

2、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

背景:澶州之战,宋宰相寇准劝宋真宗亲征,胜。

内容:辽宋和议,达成协议,辽撤兵,宋给辽岁币。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

实质: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

影响:

(1)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毕竟是实力均衡的产物。

(2)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3)很长时间辽宋之间和平友好。

评价: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合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负担。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还彼此贸易。

知识点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战

(1)西夏多次攻打北宋,宋败;

(2)影响:双方损失惨重,人民困苦不堪。

2、西夏与北宋的议和

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夏岁币。

影响: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图解历史】

北宋、辽和西夏的关系示意图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

【知识整合】

1、辽、北宋与西夏政权的建立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

2、从性质方面谈谈如何看待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

(1)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2)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 的;

(3)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3、如何评价北宋与辽和西夏之间的战与和?

战:

(1)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2)战争耗费了双方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

(3)造成国库空虚,严重影响互市贸易和 经济文化交流;

(4)激化了民族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

和:

(1)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2)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

(3)促进了民族融合。

4、辽、夏、宋时期,民族融合表现在那些方面?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表现:

(1)学会农耕

(2)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3)模仿汉字创造文字,使用活字印刷术

(4)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5)掌握汉族先进的技术

主流:民族融合

5、有人说辽、西夏对宋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说出理由。

不赞同。辽、西夏的建立者分别是契丹族和党项族,这两个民族从居住区域、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等方面看,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辽、西夏对宋的战争冲突,都属于民族内部问题,不是侵略战争。

但是,辽、西夏对宋的战争中,大肆的抢劫破坏了当地人民正常的生活,是非正义的。

6、回顾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与融合

(1)民族迁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人南迁

(2)战争与交往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②秦汉时期,北击匈奴

③唐太宗时击败东、西突厥

(3)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

(4)友好往来:唐朝,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文成公主入藏

【启示】

1、战争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2、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课堂检测】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

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元

2.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 )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

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 )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学设计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知识点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

4.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6.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

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

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

7.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秦﹣鲜卑族④北宋﹣赵匡胤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8.“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推荐阅读:

(蒙古记忆)辽金蒙什么关系没有有关系?

夏襄宗:成吉思汗西征的历史地位和腐败

二级建造师每日一练免费在线测试(2015

辽国金国西夏地图 宋朝为何发现一个非常奇

苟延残喘,仅靠海上贸易经济孱弱的南宋,西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