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辽金西夏

(每日一题)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及政治统治概况


2023-09-04 14:03

一、政治1.建立:960-1127年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定都东京(开封)相继灭掉南方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分裂局面2.政治统治概况北宋初期措施地方:加强中央 集权中央:二府三司政策:崇文抑武行政:派文官为各州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为虚衔财政:诸路转运司管理地方财政军政:将地方精锐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监察:设立四个路级机构(四监司),监控各州州一级增设通判 ,与知州彼此制约中书门下管行政 长官:同平章事 副相:参知政事 枢密院管军事 长官:枢密使三司管理财政 长官:三司使台谏负责监察 长官:御史中丞罢免宿将兵权,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叁县北宋初期措施影响(1)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加强了中央集权(2)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因循守旧,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地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度政策:崇文抑武北宋初期统治危机边疆压力财政危机2.政治统治概况宋辽关系宋夏关系北宋初期统治危机边疆压力财政危机2.政治统治概况①战争:宋太宗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失败②议和:a.维持已有边界b.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c.北宋每年向辽送岁币,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 宋辽关系①战争:屡战屡败②议和:庆历和议(1044年)a.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 b.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为岁赐宋夏关系(1)冗兵:军队扩编,军费↑(2)冗官: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队伍膨胀(1)盟约使宋辽、宋夏之间维持了边境长久的和平,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但是盟约也体现了北宋政府的贪图苟安,加深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初期统治危机中期改革庆历新政:宋仁宗年间①内 容:范仲淹主张改革官僚机构②结 果: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失败背景:①内部:政治行政效率低,财政困难,农民起义↑②外部:北部边境受到游牧民族侵扰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年间内容:富国—向农民提供贷款、拨巨资投资商业经营、方田均税法、募役法强兵—征兵制代替募兵制文化—改革科举制度、唯才是用影响:①初期成效显著,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②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严重,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③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南宋政权1127-12762.政治统治概况2.宋金关系(1)岳飞抗金:南宋初年,岳家军抗金战绩卓著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向金朝求和(2)宋金议和: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 ① 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 ② 南宋对金称臣; ③ 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绢,称为“岁贡”(3)宋金对峙: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1.建立:1127年北宋被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靖康之变)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辽(契丹族)西夏(党项族)金(女真族)建国制度民族关系①先后与北宋南宋对峙 ②1044年庆历和议,向北宋称臣;北宋灭亡后,西夏对金称臣 ③1227年被蒙古所灭 与鲜卑同族,916年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羌人分支,唐末形成边疆藩镇;1038年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为大夏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1115年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北面官制度模仿北宋,中央机构有汉式官称+本民族称谓的官称基本沿袭唐宋,保持女真族的猛安谋克制度;12c后期世宗在位,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大定之治)①与宋朝长期对峙, 大部分时间保持和 平,贸易活跃②1125年金国灭辽①1125灭辽、1127灭北宋, 与南宋对峙②1234年,被蒙古所灭2.政治统治概况南北面官制度内容: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影响:①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契丹的统治②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③加快了民族交融 猛安谋克制:(1)内容:猛安谋克与地域性村寨结合起来,形成了地方政权的雏形,由地缘政权代替了血缘的氏族组织。

(2)特点: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3)效果: 不仅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两宋辽夏金元朝历程巩固统一2.政治统治概况(1)中央行政制度:一省二院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枢密院负责军事,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御史台负责监察(1)建国: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2)扩张:蒙古军队先后灭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远征中亚、西亚、东欧(3)元朝: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1276占临安,1279统一;蒙古在其他地区形成了四大汗国。两宋辽夏金元朝历程巩固统一的措施2.政治统治概况(1)中央行政制度:一省二院制(2)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制 ① 内容:中央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设10个行省。 ② 特点:辖区广阔,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权力大而受中央节制 ③ 意义:a.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3)交通:修筑驿道,设立驿站,运输物资和传递公文,形成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2.政治统治概况(1)中央行政制度:一省二院制(2)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制(3)交通(4)加强边疆管理 ① 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② 西藏: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蕃 ③ 台湾:设澎湖巡检司(5)民族关系 ① 新民族的形成与民族融合 a.蒙古族:铁木真统一草原后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 b.回族:波斯人、阿拉伯人移居中国,与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通婚,不断被吸收、融合而成 c.蒙古人和色目人与汉族融合 ② 实行差别对待的民族政策--四等人制 a.目的:保障蒙古贵族的利益,推行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 b.内容:差别对待蒙古人、色目人、 汉人、南人 c.评价: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加速了元的灭亡经济农业手工业二、经济与社会(1)耕种制度: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有些地方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2)经济结构:①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②宋朝开始种植棉花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元朝推广,棉纺织业↑(3)边疆农业: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1)制瓷业:①宋:出现了五大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与汝窑、浙江哥窑、官窑②元: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③宋元: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2)矿冶业:煤的开采量大,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免费课件,燃料的改进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3)印刷业:在宋元发展迅速,有力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4)纺织业: 元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重要生产工具(黄道婆)打破市坊制出现晓市不受官府直接控制经济商业二、经济与社会(1)市场: ①坊市制被打破,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不受官府直接控制②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③宋与辽夏金各政权经济往来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活跃 (2)货币: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年铸造量↑,益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交通: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海外贸易十分繁荣①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②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水路:元朝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陆路:元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境外的驿路交通网(4)城市:①北宋东京、南宋临安人口超出百万,市场活跃,娱乐活动丰富多彩②元: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漕运、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工商业市镇经济经济中心南移二、经济与社会(2)影响 ① 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 ② 北宋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1)表现唐朝: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两宋:①北宋经济明显依赖南方,户口分布的南多北寡格局定型②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南渡,进一步奠定南方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元朝:①南北经济差距↑,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②创造性地开辟长途海运航线运输江南的粮食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吏,草札颇工...东坡以属王晋卿。...(某日,晋卿派高俅送物品给端王)值王在园中蹴踘,俅候报之际,睥睨不已,王呼来前询曰:“汝亦解此技邪?”俅曰:“能之。”漫令对蹴。遂惬王之意,大喜...由是日见亲信。逾月,王登宝位。上俊宠之,眷渥甚厚,不次迁拜。—— 《挥麈后录》社会二、经济与社会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1)朝廷基本不干预土地买卖、典当,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2)官府对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的限制也更为松弛1.门第观念的淡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1)背景:隋唐士族在政治上衰弱,但家族门第观念仍十分流行 (2)原因:宋朝科举制度更为完善,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平民出身的士人进入政坛,甚至位居高位(3)表现: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不再关心祖先名望2.人身依附关系减弱,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贱民数量显著减少;家内服役以雇佣为主; 无地农民与地主签订契约,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思想儒学的复兴——理学1.背景:①从三国到五代,儒学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不及佛道②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含义: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伦理道德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天人关系的严密的思想体系3.主要流派:①程朱理学:北宋的程颐程颢、南宋朱熹②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思想儒学的复兴——理学1.背景2.含义3.主要流派4.主张:①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②方法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理,达到普遍天理的认识③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实现对天理的体验,达到圣人境界④重视儒学教育: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为四书,优先五经6.影响:①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②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③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文化1.文学:宋词、元曲、话本(项目化学习内容)2.艺术: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绘画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文人画兴盛)3.科技(1)三大发明印刷术:雕版已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火 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燃烧型火器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型射击火器指南针:(宋)用人工磁化方法造出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2)三大科学家①沈括(北宋):《梦溪笔谈》记载总结了当时的科技成果②郭守敬(元):设计、监测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天文测量,编订新的历法《授时历》P69图③王 祯(元):《农书》集北方和南方农业技术于一体,农具的记载尤为丰富(3)中医:北宋出现医药教学模型——针灸铜人文化4.少数民族文字:仿造汉字(自主学习内容)(1)辽:契丹大字、小字(2)金:女真文字,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3)西夏:西夏文(4)元: ① 成吉思汗形成畏兀蒙古文 ② 忽必烈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斯巴改制藏文字母。

创造拼音符号,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一、辽宋夏金元的政治制度 1.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宋:二府三司制州、县二级 → 路、州(府)、县三级制(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辽: 南北面官制度部族组织与路、州、县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夏: 模仿北宋,有本民族称谓沿袭唐末的地方行政制度金: 基本沿袭唐宋部族组织与路、州、县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基层:猛安谋克制度)元:一省两院制行省制(省、路、府、州、县五级制) 2.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两宋:①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②糊名制、锁院元代:保留蒙古传统方式 + 仁宗恢复科举制 2)考核制度: 宋代制订严格标准 3)监察制度:两宋: ①中央:御史台(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的监察权)②地方:设置路为监察区。(四监司)元代:①中央--御史台;②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3.宋元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1)宋: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多以唐律为蓝本① 963年的《宋刑统》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②《天圣令》,以《开元二十五年令》为蓝本(2)元: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2)社会教化:(1)原因: ① 思想:程朱理学逐步建立统治地位② 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传统伦理道德③ 政治:为了加强基层管理,巩固统治④ 主观:士大夫的推动(2)表现:(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理学产生。

宋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宋: ①南宋后期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深入族规、家训之中②朱熹《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③儒生以乡约教化乡里:吕大钧兄弟《吕氏乡约》4.宋元的户籍制度、社会治理 1)户籍制度: ①宋:分主户(有地税户)、客户(无地佃户)②元:按职业划分户籍(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世代相袭 2)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①北宋:保甲制(王安石变法,源于唐代邻保制)②金:猛安谋克制度5.宋元的民族关系: 1)两宋:① 宋朝先后与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长期并立② 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吸收了中原政权的政治制度、文化等即使在政权割据,战争状态下民族交融从未中断 2)元朝:(1)中央机构: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事务,封八思巴为帝师--宣政院长官)(2)民族关系:(1)① 战争:先后灭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南宋② 实行差别对待的民族政策--四等人制③“行汉法”,推动民族融合④ 新民族的形成:蒙古族、回 族。6、宋元的对外交往: 1.宋代:陆路--受阻海陆--发达 a.恢复唐朝广州-越南-阿拉伯路线(到达红海、非洲东海岸)b.开辟明州-日本-朝鲜半岛c.泉州成为外贸重港 2.元代: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畅通; 13世纪马可·波罗来华(陆来海返)

推荐阅读:

(蒙古记忆)辽金蒙什么关系没有有关系?

夏襄宗:成吉思汗西征的历史地位和腐败

二级建造师每日一练免费在线测试(2015

辽国金国西夏地图 宋朝为何发现一个非常奇

苟延残喘,仅靠海上贸易经济孱弱的南宋,西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