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联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2023-07-21 18:04
(陈联俊:暨南大学副教授)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厘清教学逻辑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有着内在决定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教学逻辑没有深刻的认知,导致教学目标不明、教学过程混乱、教学效果不良等现象出现,要想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必须要对教学逻辑进行深入探究。
一、问题逻辑
(一)问题逻辑的价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中,必须首先考虑问题逻辑,才能真正达到释疑解惑的教学目的。问题逻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指引价值。“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 问题本身就是方向,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责任就是教会学生面对现实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问题逻辑的关键是抓住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大问题不是从学者书斋中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要把握这些问题,需要切实深入社会,从现实生产生活呈现出来的矛盾中找到问题线索,对问题深入研究,把握问题存在的逻辑机理,进而为学生提供有充分说服力的解释和回答。第二,启迪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担负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还应该起到启迪思想,开启智慧的功能作用。问题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有着潜在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持续不断地用问题来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的提出与剖析对于学生的吸引作用尤为明显,教师要善于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纳入教学模式设计之中,不断改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及时回应社会不同方面对热点问题的反应,并对其进行内在逻辑分析,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第三,认知价值。问题逻辑关注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基于问题逻辑产生的认知系统对于学生来说,是动态的知识系统,可以不断纳入创新的思想与观念,有助于学生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问题逻辑对于学生认知系统的促进作用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既要不断吸收多学科的学术成果,保持教学系统的开放性,也要及时更新社会问题材料,保持教学素材的新鲜度。
(二)问题逻辑的关系。处理好不同问题的逻辑关系,对于开展问题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问题逻辑关系直接影响教学成效政治逻辑 历史逻辑,教师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不可分割,既要考虑现实问题的针对性,也要考虑理论问题的深刻性。教师要在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之间搭建沟通桥梁,既要自己能够灵活转换,也要引导学生在两者之间展开分析。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有现实的问题意识,也要有理论概括能力,善于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同时也要从理论问题中发现现实问题的关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重机会激励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唤醒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的学术素养与学术水平对于强化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教学效果有突出影响。第二,中国问题与全球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有全球视野,也要有中国视角,不能脱离世界来讲中国,也不能不顾国情来谈世界。讨论中国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指责批评,而是有着中国情怀的关切与参与,在问题中深化认识,升华情感,强化意志,激励行为。讨论全球问题既是作为世界成员的角色责任,也是因为中国利益的实现离不开全球发展。在问题分析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对问题的来龙去脉及深层机理进行深入剖析与引导,尤其要有清醒的政治立场和大局意识,不能失去对课堂导向的控制权,丧失基本的底线责任。第三,历史问题与未来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面对现实问题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兼顾历史与未来,在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中认识现实,把握现实。任何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现实特性和未来走向,而且不同社会问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产生改变历史进程的合力。教师要善于从中国经济社会多重问题的交叉作用中找到合适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2]
(三)问题逻辑的结构。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问题复杂多发性成为新常态,如何处理好问题结构关系到问题解决效果。问题结构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再现问题结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任务。第一,基础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基础性问题存在是由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特点等因素所决定。不解决好基础性问题,课程教学将无法正常开展,或者偏离应有的教学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问题包括课程的理论基础、价值立场、逻辑体系等,教师只有在课程教学中对基础性问题有比较透彻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第二,关键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关键问题主要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热点问题等。教师在处理关键问题时,要用一定的教学智慧来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从实际教学来看,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解决关键问题,注重讲授法、案例法、叙事法、推理法等交叉运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声光电等综合效应。第三,先发问题。问题出现有其先后顺序,先发问题会引发连锁反应,其中既有理论问题,也有现实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及时解决,才能更好的解决后续问题。现实中的先发问题离不开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教师要紧跟时代,善于发现时代问题,占据先机,才能赢得主动。理论上的先发问题关系到理论与实际是否一致,如果随着现实社会发展,理论没有足够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就需要不断地发展理论。第四,后续问题。在问题结构中,后续问题是指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陆续发现的教学问题。后续问题的出现恰恰是教学成效的表现,因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没有问题说明教学主体之间失去应有的教学互动,即使教学能够正常进行,实质教学效果令人堪忧。教师要把后续问题的解决列入教学流程,才能有效促进课程教学。
二、理论逻辑
(一)理论逻辑的根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逻辑的根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意识形态教育。任何否定意识形态教育的国家,都会表现出内在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中国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基于中国历史与中国国情而选择的意识形态教育,其最终的立足点是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就是人类思想理论发展的集大成者,其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性作用经过了近百年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逻辑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始终不能动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无论是教材体系,还是教师队伍,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会偏离正确方向,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基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第二,不同学科的知识借鉴。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指导地位,不排斥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借鉴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批判继承和吸收人类优秀成果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知识借鉴应该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特点有效开展,既要肯定和吸收,也要批判和鉴别。第三,社会思潮的辨析应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不同社会思潮的涌现成为常态。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中,既有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思想观念,也有消极落后的意见主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不能回避社会思潮的出现和变化,需要教师加强理论素养,学会辨析考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同社会思潮。
(二)理论逻辑的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理论逻辑的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主要是:第一,理论的正确性。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即使基于相同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也有不同程度的区别。正确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方向,错误的理论将会误导实践行为。理论的正确性来源于理论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立场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诠释中国社会实践发展进程,不生搬硬套西方发达国家理论逻辑来理解中国实际。当代西方社会理论来源于西方社会发展实践,中国人民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正确的前进道路。第二,理论的解释力。任何正确的理论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现实的解释需要不断推进,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条件下,社会关系与社会实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需要适时对其作出合理解释。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说,对于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仍然有着根本上的洞察力,但是在具体问题上需要进一步延伸把握,这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理论品质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为基础的逻辑。”[3] 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中,有不同的实际状况,不能简单套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必须注重理论的适用性。第三,理论的吸引力。理论的解释力是从理性上对问题的诠释,但是理论本身也应该有情感维度上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理论价值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也就是说理论不仅能够解释现实,还要为现实指明方向,带给人们愿景和希望。理论应通过理性分析,找出现实社会存在的多重可能性,进而激励人们调动潜能,为实现更好的实践目标而贡献力量。在理论的情感维度上,既要求理论本身的彻底性,也就是理论能够说服人,还要求理论本身的人文性。理论价值的人文性越突出,就越能够打动人,反过来理论再深刻,失去对人的关心和理解,往往难以被学生所接受。
(三)理论逻辑的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逻辑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人格修养。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理论的发展是理论生命力的源泉,只有正确发展的理论才有利于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需要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设计。第一,理论素养。在理论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坚定学生的理论立场,也要重视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由于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突出强调理论思维的训练和养成。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 理论思维是人的高级思维能力,不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难以有效提高。理论思维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以及批判思维等。逻辑思维是指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提炼的思维能力,辩证思维是对事物的联系与发展的认识把握能力,批判思维是指对主客体的审视与反思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不断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第二,人格修养。任何教育都是人的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引导学生成长作为内在的逻辑目标,帮助学生坚定信念、强化精神、调整心态等。人格教育中教师本身的示范效应尤为明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做到对理论真信、真懂、真用,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用自己的言行激励学生,影响学生。
三、实践逻辑
(一)实践逻辑的形态。实践逻辑不同于理论逻辑,它是连续无穷的多值逻辑。其与现实社会中的具体事物紧密联系,事物纷繁复杂,变化多端,为实践逻辑增加了诸多变数。实践逻辑的形态主要有:第一,模糊性。实践逻辑的模糊性是由世界物质存在的多样性所决定的,理论逻辑是主体对世界运行规律的高度抽象,其形成以后在人的大脑中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实践逻辑始终伴随着主体与世界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进行,其逻辑演进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实践逻辑的模糊性存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多重可能,教师需要在把握理论逻辑基础上,引入实践逻辑样态,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同时,模糊性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也就是说,实践逻辑中的现实存在可能与理论逻辑有诸多不同,教师必须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二,异质性。在实践逻辑演变中,异质性成为常态。理论逻辑中对事物的高度抽象,将在实践逻辑中逐渐还原其复杂多样性。异质性既是指实践中事物本身的多样多变,也是指实践条件的具体多样化。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条件中进行的,现实条件的变化,将会导致实践逻辑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实践逻辑的多样性,还需要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形势有着比较准确的认知,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第三,不确定性。实践逻辑的多样多变导致其不确定性,影响主体对实践进程的把握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实践逻辑的不确定性特点,通过大量具体鲜活事例来展现实践特性,而不是就理论谈理论,或者以偏概全地诠释实践逻辑。只有对实践逻辑不确定性的真实呈现,才能帮助学生增强鉴别力和判断力,进而对正确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和持久,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信仰。
(二)实践逻辑的要素。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不同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与实践中介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的逻辑呈现。第一,实践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在实践中的不断开拓是实践动力所在。人民主体作用既有个体能力与素质的展现,也有群体与社会力量的影响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逻辑运用应该更多的关注人民主体力量,而不是过分的强调个人主义,需要把集体主义价值观渗透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之中。无论是哪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要从不同的教学视角来突出人民主体作用。只有在实践逻辑中突出了人民主体要素,才不会受以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诸多思想观念的制约和钳制。第二,实践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客体对象范围广泛,既有横向的对象要素,也有纵向的对象体现,可以涵盖实践活动的不同领域。既有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客体要素,也包括社会领域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还包括精神领域中的理论学说、社会思潮等。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突出中国社会革命、建设与发展中的伟大创造政治逻辑 历史逻辑,回归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通过生动鲜活的实践客体,才能不断地传递正能量,从不同角度在学生心目中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5] 第三,实践中介。实践活动需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实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这个中介要素随着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不断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主客体要素的运用,也要突出实践中介在实践逻辑中的体现。教师要对生产技术在社会关系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作用要有比较充分的说明,增强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念。同时教师要及时跟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恰如其分地在课程教学中加以运用,改进教学效率,增强课程本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实践逻辑的变化。实践变化是在当代国家发展之中的变化,与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国家治理等密不可分。中国在当代世界中的社会实践既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对其它国家产生潜在带动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把握实践逻辑,就要在实践变化中来深入透视,具体来说主要有:第一,生产实践变化。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生产力的变化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感受生产实践变化带来的巨大冲击性作用。这不仅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更重要的是安排学生到生产实践的现场去体验。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中的实践环节必不可少,通过学生对生产实践的观察和经历,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发展变化,将会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第二,社会实践变化。不同的社会实践能够塑造不同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发展自己。这种实践逻辑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既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的理论探讨、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也可以是课外教学中的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学生在与他人的直接交往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具有现实教育意义。[6] 第三,科学实践变化。科学实践是人类不断发掘自身潜力,探索未知领域的实践活动。科学的发展变化建立在人类破除迷信、解放自身的基础之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传授理论,启迪智慧,引导价值,还需要传递科学精神。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科学理论,必须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坚持理性原则,不断探寻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性规律,用科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实现教学价值。
总之,问题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的三个重要方面,问题是教学逻辑的起点,理论是教学逻辑的中心,实践是教学逻辑的归宿。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教学逻辑体系,才会不断改善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编辑:李园园)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9.
[2] 陈联俊.“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61.
[3] 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探索[J].教学与研究,2013(10).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5.
[5] 陈兰芝.回归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逻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8).
[6] 李雅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4):41.
(文章选自《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年2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