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春秋战国

(知识点)二十四史、彝铭、甲骨卜辞


2023-07-17 13:08

国史通鉴春秋战国篇_钦定越史通鉴纲目pdf_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二十四史:是历代官方所修“正史” 的统称,均为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包括了《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宋史》《辽史》《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三代时期:商周时期是我国史学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没有区分。商代,甲骨卜辞带有官方文书的性质,开始注意到叙事的完整性,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发展、结果等要素,部分卜辞对历史事件做了详细的记载,反映了商朝的阶级状况、国家制度、农事畜牧、天文历法、战争田猎、王朝世系等。但是总体而言,甲骨卜辞格式呆板,过于简略,文字也不出彩,但具备了史学和文学萌芽的存在。西周时期的史学和文学有很大发展,这一时期大量的彝铭有了比较自觉的历史意识,彝铭和甲骨卜辞最大的区别是向单纯的人事记录转变;后期的长篇彝铭则有追述周朝发展历程、历代先王业绩等内容,是最早的记事叙史。关于殷商、西周时期的历史记载,除了金文彝铭和甲骨卜辞外,还有一些更为正式的官方文书、王朝颂词等,由孔子编订后汇总为《尚书》[1]和《诗经》的“雅”“颂”部分以及《逸周书》中的一些篇章。“雅”“颂”虽有艺术夸张的地方,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可以与其他文献互相佐证。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出现了最早的编年体国史。国史的出现有两个条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历史记载的发展。“春秋”是当时各国国史的统称。这一时期,也存在其他形式的历史记载,如对先王世系、古代文献、先王法令等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家历史观点各有异同和实践,反映了史学的社会作用开始被认可。春秋时期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私人历史撰述。最早的私人历史撰述作品是孔子的《春秋》[2]。《左传》[3]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该书对民族关系的重视具有开创意义。《国语》是和《左传》基本同一时期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与《左传》均为左丘明所著。《国语》记载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政治言论,以晋国最多。该书的特点是取材多途,体例不够严谨,带有资料汇编的性质,全书善于指陈历史形势或对历史事件加以总结。《战国策》是对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论的记录,今本由西汉刘向校订,共33卷,是反映战国时期历史特点的重要文献。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未名书籍,内容类似《战国策》,被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其内容可补《战国策》的不足。《竹书纪年》和《世本》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史书,带有通史的雏形,均亡佚。前者可能是魏国史官的私人撰述,是中国编年体通史的先河;后者包含多方面内容和多种体裁,反映了先秦史学走向综合发展的趋势。其他先秦文献,例如《仪礼》《周礼》《山海经》等中也保留了部分史料。先秦时期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开始立足于人事审视社会现象和自身命运。

秦汉时期:政治上的大一统促进了意识形态的变化,对这一时期的史学有重大影响。西汉时期,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4],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东汉时期,班固(32-92年)所著《汉书》[5],是这一时期又一部史学著作。《汉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志”规模宏大、记事丰富,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东汉末年,汉献帝因觉《汉书》晦涩难懂,令荀悦参照《左传》体例编写《汉纪》供其参阅,该书是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共30卷。

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是中国史学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正史”撰述的高峰期,“二十四史” 中有13史完成于这一时期, 此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历史记叙,历史笔记勃兴。今本《后汉书》的“纪”、“传”部分由南朝宋时期的范晔完成,“志”则是从西晋司马彪的《续汉书》中移植。范晔对历史材料的整理和对史事的评论是《后汉书》的两大特点,司马彪的“志”则注重把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需要相结合。《三国志》,作者陈寿,是保存至今的唯一的兼叙三国史事的著作国史通鉴春秋战国篇,全书叙事简洁,纪传体有所发展,但在历史观上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天命思想。刘宋时期,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6]。《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合称为“前四史”。 此外,这一时期的历史著作还有沈约的《宋书》[7]、魏收的《魏书》和萧子显的《南齐书》。前两者以大量篇幅为高门大族立传,且家族子孙每每附于传后,反映了时代特点;后者在历史观上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学的另一个发展体现在地方志的编撰,代表作有常璩的《华阳国志》、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8]等。唐代贞观年间,中央政府设立修史机构——史馆,是官方修史的新发展。贞观年间,完成了前朝历史的编撰,即《梁书》[9]《陈书》[10]《北齐书》[11]《周书》[12]《隋书》[13],这些史书对南北关系采取同等看待的态度,反映了政治统一的条件下,政治家和历史家对南北朝历史的新认识。

贞观年间还重新编修了《晋书》,以“载记”的形式记录十六国政权。此外,唐代时期李延寿所著《南史》《北史》也是著名的历史著作。 贞观年间,还出现了政论性史书《贞观政要》,是研究贞观之治的重要材料。 隋唐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系统的史学批评和理论著作《史通》(内篇10卷39篇,外篇10卷13篇),是中国史学思想发展和史学理论建设的新转折。作者刘知幾。全书内篇叙述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求、撰述原则,外篇叙述史官制度、正史源流,反映作者对历史的理解;提出了才、学、识为“ 史家三长”。刘知幾认为,“才” 是指掌握文献和运用体裁、体例以及文字表述的能力;“学”是指各方面的知识;“识”是指史家的器局和胆识。杜佑的《通典》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改变了历史撰述的格局。《通典》囊括制度,贯穿古今,议论得失,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为政书体(又称“典制体”)史书的开山之作。历史地理方面,隋唐时期出现了全国性的地理总志,现存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由于该书的图已亡佚,故又称《元和郡县志》。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史学的繁荣期。《旧唐书》完成于五代后晋时期,共214卷 (纪20篇,传150篇,志30篇), 保存了丰富的原始材料;《新唐书》 完成于北宋年间,欧阳修、宋祁等是主要编撰者,共225卷(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全书“志” 写得丰满而“表”有所创新。《旧五代史》是北宋初年薛居正等人编撰,共150卷(本纪61 卷,列传77卷,志12卷),全书“纪”详“志”备。北宋中期欧阳修一人完成《新五代史》,全书体例严谨,用笔凝练。元代时期,完成了对辽、金、宋三朝历史的编撰。《辽史》116卷(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金史》135卷(本纪 19 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宋史》496卷(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 卷,是二十四史中卷帙最为浩繁的一部)。宋元时期,会要体(断代制度史)史书有所发展, 代表作有《唐会要》《五代会要》等。元代政治和历史紧密相连,《元典章》《元经世大典》反映了这一特点。宋元时期还出现了两部通史著作。《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共294卷,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959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 年的历史,该书诞生后,就有许多人为其作注,最著名的是胡三省的《音注资治通鉴》。《通志》,南宋郑樵撰,是纪传体通史,共200卷,该书的“二十略”(“略”即前朝史书的“志”)是全书的精华,扩大了对典章制度的研究,反映了作者的史学思想和观点。《文献通考》是宋元时期的一部政书体史书,共348卷,马端临著,全书记录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与《通志》《通典》并称“三通”。宋元时期其他重要的史书还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袁枢《资治通鉴纪事本末》(该书开创了纪事本末体的体例)、《蒙古秘史》[14]等。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史学的总结时期。官修史书方面, 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史书是《元史》(编撰时间短促,存在不少问题)、《明会典》(当朝典章制度)、《明实录》[15](是研究明史最重要的史料)。清代官修史书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明史》(编撰时间近百年,共332卷: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详略得体,但讳言南明史事和满清入关前建州三卫与明廷的关系)、《清实录》(保留了大量原始档案)、续“三通”[16]、清“三通”[17]等。清代是历史考证学取得辉煌成果的时期,代表作有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等。 在史学理论方面,章学诚做出了总结和发展,他在《文史通义》 中对前朝的史学理论加以总结,提出理论性认识,发展了“史家三长”说,提出了“史德”这一概念。明清时期,地方志和稗史的增多,反映了史学和社会的结合。

[1]是我国上古时代文献的汇编。今传《今文尚书》28篇,是在西汉时期编订的,其中少数篇章为春秋战国时期人所做,多数则是殷商、西周时期的作品,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尚书》记载了殷商、西周时期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状况、政治统治情况和意识形态等。

[2]孔子所编修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私人撰述历史的著作,所记上起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讫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大致记叙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春秋》排列史事有一定规范,以时间顺序(年代、四时、月、日)综合、排比,是我国编年体史书的雏形;用词严谨有序,反映作者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春秋》表明了孔子的历史思想。

[3]相传由左丘明所著,记载了上起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讫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共 255年的历史。《左传》发展了编年体,即在编年记事的总格局下,集中写一件事的本末或一个人的经历,弥补了编年体对事实经过、人物活动割裂的不足,记叙了不少历史过程和人物活动,在历史表述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4]原名《太史公书》,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前145-约前90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 3000 多年的历史。全书分为12本纪(以年代为序记帝王言行、政迹)、10表(以年代为序记各时期的重大事件)、8书(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项制度)、30世家(记诸侯国兴衰)、70列传(记代表人物的活动)共130篇,开创了纪传体的体例。

[5]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作者是东汉时期的班固。全书内容恢弘、结构严谨,由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组成,计100篇,120卷,其中《天文志》由班固妹班昭和马续续写完成。《汉书》创立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全书行文言简意赅,在文学史上也有相当地位。

[6]陈寿的《三国志》完成后,时人认为“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且“纰缪显然,言不附理”的地方也很多。因此,在宋文帝初,裴松之奉诏为《三国志》作注。裴注内容以补阙、惩妄、备异、辩论为主,一反作注的传统做法,把重点放在史实的考订上,不仅开创了注史的新体例,且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

[7]是记载南朝宋时期历史的史书,梁沈约奉诏所撰。沈约以前人史书为底本,重订体制,删削增补,撰成《宋书》。全书共100卷,分为帝纪10卷,列传60卷,志30卷。全书首创“家传”形式,标榜“孝行”“孝廉”,反映了时代特点;“志”写得丰满有序,弥补了《三国志》无“志”的缺憾。全书所记上起41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下讫 479 年(宋顺帝昇明三年)。全书侧重文章辞赋,神秘主义气氛浓厚。

[8]北魏杨炫之撰,全书借记佛寺以叙述史实,是北魏流传至今的一部文化史名著,以洛阳名寺的兴废沿革为纲,提纲挚领,体例明确,内容虽以记佛寺为题,但着重记载当时的风俗、地理、人物、政治以及传说故事等,可补《北史》《魏书》之不足,全书叙事简练,文辞隽秀,但在历史记载中常常插入宗教迷信等荒唐故事,损害了所叙史事的可靠性。

[9]帝纪 6 卷,列传 50 卷,姚思廉撰。

[10]帝纪 6 卷,列传 30 卷,姚思廉撰。

钦定越史通鉴纲目pdf_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_国史通鉴春秋战国篇

[11]帝纪 8 卷国史通鉴春秋战国篇,列传 42 卷,李百药撰。

[12]帝纪 8 卷,列传 42 卷,令狐德棻撰。

[13]帝纪 5 卷,列传 50 卷,魏征、颜师古等撰。

[14]《蒙古秘史》是第一部比较全面记载蒙古族起源、发展、社会生活、对外征服等内容和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面貌的历史著作。

[15]“实录”是记录某一皇帝在位时期重要言行和国家大事的一种史书体裁,起源于南朝,现存最早的实录是韩愈编撰的《顺宗实录》5卷。

[16]是《续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的合称。

[17]是《 清通典》《清文献通考》《清通志》的合称,是续“三通”的续作,和“三通”、续“三通”并称“九通”;光绪年间又有《清朝续文献通考》,和上述九书合称“十通”。

推荐阅读:

春秋战国的文化:百家争鸣,儒家代表人物的

1小时前发布大眼睛鱼儿可以阅读古文观止的

余英时:美国各大学很难说哪一个是第一流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