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春秋战国

“三马合一”钥匙扣正式面世,你知道吗?


2023-10-02 15:03

近日,甘肃省金昌市博物馆最新设计研发的一款文创产品——“三马合一”钥匙扣正式面世。钥匙扣通体绿色,正中呈现伫立的三“马”,既古典又现代……钥匙扣只是挂在钥匙圈上的一种装饰物品,但在这个充满时尚的年代,不起眼的它已成为一种创新利器,不仅可以体现个性,更展现品位。

01

“三马合一”钥匙扣宽33mm,高46mm,厚3mm,灵感来源于甘肃省金昌市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三层伫马铜饰牌”,并按照1:1比例原样制作,铜锌合金材质,保持了文物原有的质感与样式。

三层伫马铜饰牌,出土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昌金川三角城遗址。

三角城遗址属于青铜时代沙井文化遗存,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距今约2400年至3000年。三层伫马铜饰牌作为金昌地区发现最早的马文物,被盛誉为“金昌第一马”。

三层伫马铜饰牌,镂空浇铸,中间一马与上下层伫马方向相反,相映成趣,它究竟是什么用途呢?

——作为穿缀在皮袍上或腰带上的装饰品,三层伫马铜饰牌不仅展现出春秋战国时期沙井文化先民杰出的青铜铸造工艺,更可见先民们对马的情有独钟。

微信图片_20221123192313.png

binary_middle (1).jpg

02

沙井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武威市民勤县沙井村而得名,属于青铜时代甘肃特有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20世纪70年代末,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三角城村发掘出一处沙井文化大型聚落遗址——金川三角城遗址,这里出土了大批青铜器以及石器、玉器、陶器、木器、铁器、骨角器、毛麻织品等文物。金川三角城遗址考古发掘40年来,先后出土青铜器3000件用英语介绍春秋战国史记,这些青铜器所传递的丰富文化信息,得以还原春秋战国时期西北游牧民族那段尘封千年的历史。

当时,青铜生产工具的大量使用用英语介绍春秋战国史记,逐步取代石器、木器、骨器等,促使沙井文化部族的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分工进一步强化,使得这支偏居西北一隅的部族也逐渐迈进了文明社会。

沙井文化虽然分布范围较小、对中原文化影响力有限,但它的研究却对揭示春秋战国时期西北游牧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沙井文化的民族属性,学术界有月氏说、乌孙说两种的观点,尚无定论。

《史记·外国传》记载:“天下有三众:中国人众,大秦宝众,月氏马众”。《汉书·西域传》载:“(乌孙)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生活于金川河流域的无论是月氏人还是乌孙人,马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

03

在金昌,有关马的故事很多……

这一地区地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地带,自古尚马之风盛行,历经千年不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养马之风渐趋盛行,在金川三角城遗址中曾出土有马骨等殉牲物就是例证,特别是伫马铜饰牌的出现,进一步验证了繁衍生息于金川河流域的沙井文化先民,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的经济结构。

沙井文化部族发展历程前后共延续了五六百年时间,有学者认为,沙井文化的消亡与另一个部族的崛起与扩张有直接关系,它就是匈奴。

秦汉之际,匈奴逐走月氏,势力范围拓展至整个河西走廊。对于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来说,马既可驮物乘骑,又能征战厮杀,在匈奴人日常生活中立下了数不胜数的汗马功劳。

春秋战国英文翻译_用英语介绍春秋战国史记_春秋战国英文介绍

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在焉支山下大败匈奴。匈奴人被迫离开金昌地区时,吟唱着流传千古的歌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歌中所唱的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六种家畜,马雄踞六畜之首的地位。现藏于陕西兴平茂陵博物馆的“马踏匈奴”雕塑,就是汉匈鏖战焉支山的艺术再现。在这尊雕塑中,焉支山骏马成为西汉王朝强大军事实力的象征。

西汉王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出于反击匈奴入侵,保障北部边疆地区安全的需要,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

汉朝人把马当做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而且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作为中原汉王朝重要的养马基地和从西域引进良马的必经之地,金昌地区先后出土了陶质、木质、铜质等六件以马为主题的汉代文物,它们共同缔造了河西走廊“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

04

无论怎样,这件属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范畴的三层伫马铜饰牌都是沙井文化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并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青铜文化特色,今天,它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段丝路故事。

“三马合一”钥匙扣只是金昌市博物馆“沙井文化青铜器”系列文创之一,该系列文创产品还包括龙纹小圆镜、龙纹玉牌、龙纹藜麦饼干、龙纹镜以及虎噬鹿U盘、镍质纪念币等多款产品。近年来,金昌市博物馆基于深厚的馆藏文物历史文化背景,设计研发多款时尚的文创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大众喜爱。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荆雯 通讯员 李勇杰

(奔流新闻)

推荐阅读:

春秋战国的文化:百家争鸣,儒家代表人物的

1小时前发布大眼睛鱼儿可以阅读古文观止的

余英时:美国各大学很难说哪一个是第一流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