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
2023-04-12 16:01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 “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更是将先秦时期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时期,主要包含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并且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更迭。
在这段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
《尚书》
相传在尧舜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完备的史官制度。从君王的诰令、册命,到君臣的谈话内容,从尧舜禅让、鲧禹治水、商汤讨桀到武王伐纣、盘庚迁殷、周公止谤……这些记载逐渐被汇集成编,被一代代地保存下来。
后来,孔子从黄帝玄孙帝魁至秦穆公共三千二百四十篇的文献中,选取了值得后人效法学习的102篇,编定为《书》,汉朝后得名《尚书》,并被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尚书》是五经之一,主要讲了尧舜禹汤文武至东周春秋时期晋襄公和秦穆公大约两千年的历史故事,全书今存58篇,是后世儒家著作的重要资料库,也是诸子百家引经据典的重要依据,更是探索研究上古文化风貌的重要元典之一。它所揭示的很多道理和开拓的众多领域流传两千余年,直到现在对我们的生活依然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左传》
时至春秋末年商周春秋战国史事,鲁国史学家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它的问世,是中国古典史学诞生的标志。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止,共255年内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之间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许多史事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本书对《春秋左传》原文(包括经、传)进行逐段翻译,采用对照的版式,左原文,右白话译文进行编排,方便读者阅读。
《国语》
西周春秋时期,王侯、卿士、大夫们虽然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通常是“动口不动手”的,即口头发表思想言论,不亲笔写文章,由史官把他们的言论记在竹简或绢帛上。大约在战国初年,这些言论材料被编为一书,这就是《国语》。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二十一卷,按照国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诸国君臣的言论,时间上起西周穆王,下迄战国初年,跨越五百多年。其中有很多思想亮点,在散文艺术上也有很高成就。
《国语》中的文章都是由不同时代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官所著,编者只是起到选篇、编辑的作用。尽管选篇不够完备,但是像西周覆灭、齐桓、晋文称霸以及吴越兴亡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部书中得到反映。
《西周史》
西周时代是指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叶周武王克商,创建周朝,建都于镐,直到公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被杀和周平王迁都洛邑,前后约二百八十年的这一段时间。
本书是杨宽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撰写,历时四十余年。全书共分七编,分别讨论了西周的开国,西周时代的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西周的政权机构、社会结构和重要制度,西周王朝的军政大事,西周时代的楚国和曾国,西周时代的文化教育和礼制以及西周王朝的衰亡与东迁。
全书资料丰富,将金石铭文与文献记载互证,考辨精密,结论详实可靠,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春秋史》
《春秋史》是一部将正史体裁、纪年体、纪事体、政书及会要体、杂考体等体裁写作之长融会而创的,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断代史。
书中将极其深奥繁复的考证化为极通俗浅显的白话文,体例谨严,文字通俗,纵横会通,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清晰梳理了春秋时期的周以及各主要封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关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脉络,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春秋时期旧的社会因素为什么,怎样地崩溃、消亡;新的社会因素为什么,怎样地萌发、成长。
《战国史》
《战国史》着重论述了战国时期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和发展商周春秋战国史事,真实地再现了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剧烈变革、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历史与社会状况。
杨宽先生的战国史研究,注重历史地理的论证和史料编年的考订。读《战国史》,我们不仅可以明了当时的历史过程,体味当时的文化风貌,也可以领会史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先秦史》
吕思勉,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一位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人物,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其著作等身,其中,他本人对《先秦史》颇为满意,并曾这样自评:“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世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
《先秦史》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期,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一部。全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
历经多次重版,《先秦史》已成为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也是研究上古先秦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以往的研究,往往针对特定名物或制度进行论述,而郭沫若则更为宏阔地对古代社会的整体性质和组织形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一本史学名著,也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史学指导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学术专著。它突破了以历史文献为“国故”的局限,将其拓展到地下出土实物,开创了社会形态研究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
郭老将《诗》、《书》、《易》里面的纸上史料,以及甲骨卜辞、周金文里面的地下材料,熔于一炉,提出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古史辨自序》
作为中国现代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顾颉刚先生则以开拓性的思维、缜密的考证纠正了民族出于一元与地域向来一统的传统说法,并通过考订古书著作年代,为研究古史传说的演变打好了基础。
《古史辨自序》收入了顾颉刚先生以《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为代表的有关“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和三皇五帝古史系统考证方面的数篇论文,集中反映了他在古史考辨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了他早期从事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研究中善于处理碎片与整体的关系。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就是在这样的方法指导下,完成了对军功爵制的研究。
《军功爵制研究》
所谓军功爵制,就是因为军功(实际也包括事功)而赐给爵位、田宅、食邑、封国的爵禄制度,是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斗争中的产物。
本书根据历史文献和秦汉简牍,对军功爵制的产生、发展、演变及衰亡的全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朱绍侯先生关于军功爵制度的“封箱”之作。
中国古史上的夏商周时代,一直到春秋战国之交为止,在物质文化上都以青铜礼乐器与兵器为显著的特征。从青铜器的产生到大量制造与使用,再到逐渐消失,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青铜时代。以青铜冠名,可见青铜器是贯穿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核心内容。
《中国青铜时代》
本书共收入了十三篇论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与社会,企求阐发这个时代文化与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有机的联系与其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并且从这种观点上试求说明青铜器的重要性,解释为什么青铜器能够作为一个古史时代的代表。
从饮食到政治、经济、亲族制度到宗教、神话和美术,本书有系统而又有组织地讨论了中国青铜时代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在若干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看法,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时期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指引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
以上11本历史著作,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一把钥匙,但也仅仅只是历代史学家们对中国历史研究成果的冰山一角。
先秦作为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深刻影响着其后直到近代以前两千年历史,无论从事实还是理论上,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朗读者3月份报名开启
瓯海区疫情防控最新动态
如何办证?最全攻略在这里!
●开放动态 | 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开放信息
● 在线办证 | 瓯海区图书馆最全办证指南请查收
● 场馆预约 | 瓯海区图书馆经典品读区场馆预约
● 电子阅读 | 瓯海图书馆超星阅读本使用
● 读者证过期 | 读者证自助延期小指南
◆ 粉丝福利
推荐阅读:
上一篇: 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合”著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