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两晋南北

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 2016年六安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2023-10-17 09:03

3.(2014?重庆)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但出现了南移的趋势,A、C、D三项的表述都是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这应该是在南宋时期实现的,不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故选B项。 史料实证: 史料: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易中天《中华文化史》(上) 思考:依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主要原因。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史料解读:第一小问,据史料及所学从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及影响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角度回答。 答案: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当时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经济上城市对农村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寄生性。

影响:乡村经济受到城市的压迫和控制,导致城乡矛盾激化;受到城市的剥削,导致农村经济日益落后。 易错提醒: 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 中国古代农业,自成体系;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1)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2)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手工业是农业的重要补充而处于从属地位。 士族庄园经济: 魏晋时期士族势力盛行,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了庄园经济。士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依附农民,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它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教材知识补充: 考点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三、思想文化部分 教材主干知识梳理 1. 文化的融合: (1)《齐民要术》 ①背景: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高潮;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②评价: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2)地理: 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道教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尊道”,佛教也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 (3)三教合一 2. 书法和绘画: (1)楷书 代表人物:魏晋钟繇、王羲之 特征: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2)草书 代表人物: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特征: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3)行书 代表人物:东晋王羲之 特征: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4)绘画 代表人物: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特征: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注重“以形写神” 3.文学与雕塑 (1)文学: 魏晋南北朝: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雕塑: 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很多。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阶段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上承秦汉的强盛,下为隋唐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是两大鼎盛时期的过渡阶段。

这是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江南经济大开发并开始赶上北方的历史时期。 精要概述: 1.政治上 长期处于国家分裂状态,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以九品中正制维护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政治制度上出现了三省制;北魏孝文帝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考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一、政治部分 教材主干知识梳理 2.经济上 北方经济遭到破坏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南方经济发展并开始赶上北方,北魏推行均田制;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并烧制出白瓷,制瓷业取得重大突破;战乱使商业发展受到影响。 3.思想文化上 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影响重大,道家迅速发展;以王羲之和顾恺之为代表,书画艺术有很大发展。 模块 考题 考查内容 考频 考情分析 政治经济 思想 文化 高考分析: 2020?课标全国Ⅰ,47 苏绰;“六条诏书” 5年2考 2016?课标全国Ⅲ,45 孝文帝庙号改革 2014?课标全国Ⅱ,45 南朝山泽管理制度 5年1考 2016?课标全国Ⅲ,26 王羲之书法艺术 5年1考 1.从模块内容看,魏晋历史原本为“冷点”,但也出现一些试题 2.从命题方式看,多采用新史料、设置新情境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考查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3.从命题特点看,选修部分命题较多,而且大多是无教材知识依托内容的考查,解答时,需要结合史料信息,放在当时背景下思考 1、中央政治制度 掌握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内容:人才被分为九个等级,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 (3)选官依据: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4)影响(评价): ①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 ②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 ③重视门第出身,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④成为士族把持选举操纵政治的工具,出现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3、门阀政治的形成: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而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士族上层社会之外。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

四、民族交融 (1)蜀国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加强,吴国境内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 (2)西晋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2)社会矛盾: 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关系,激化了民族矛盾。 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图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巩固统治。 六、北魏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项目 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 推行均田制与新的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 点建立各种新制度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设立 三长制 整顿 吏治 制定了官吏俸禄制,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吏治有所好转,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利于社会稳定,为其他改革提供条件 2.措施: 项目 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 迁都 洛阳 移风 易俗 由平城迁 都洛阳 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融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推动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交融,巩固了北魏统治 3.性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4.历史作用: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对点练 1.(2021?湖南郴州质量监测)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 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 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D 解析:“思想活跃”是文化现象,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但商业受时代的影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故B项错误;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并发展,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思想,“援老入儒”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C项错误;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造成了上述文化现象,故D项正确。 2.(2021?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考试)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皆由当时名流担任。

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东宫兵力“至有实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不下万人。这表明,西晋、南朝时期() A.太子掌兵严重威胁皇权B.官僚政治日趋完善 C.皇权维系诉诸亲缘关系D.皇子争立现象频繁 C 解析:根据材料“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太子师傅增至6人”“梁朝太子精兵不下万人”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都在加强太子的兵力,以亲缘关系来维系和加强政治上的皇权统治,故选C项;太子掌兵是为了加强皇权,且威胁皇权与材料“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增加太子兵力”不符,排除A项;“官僚政治日趋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皇子争立现象,排除D项。 3.(2021?山东潍坊部分学校联考)220年,魏王曹丕设立中正官取代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这一政策意在() A.巩固门阀士族势力B.提升官员的道德与才能 C.将选官权收归中央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 解析:选官权收归中央,与材料中“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德充才盛’者担任”“以供吏部选官参考”相符,故选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势力发展是推行九品中正制的后果,而非目的,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做官而非道德与才能,排除B项;“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表明中正并非由吏部官员担任,排除D项。

C 高考真题精讲透析 1.(2017?课标全国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选C项。官修史书不一定就比私家撰著更为真实,排除A项;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能保证对历史的评价更具有公正性,排除B项;历史解释受主观因素影响大,D项结论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2014?海南)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B 解析:由材料“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可判断本题考查的是东晋时期择婿的标准。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与正确答 案对应度 判断理由 A 错误选项 材料主要论及择婿标准,不能说明女子地位低下 B 正确选项 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家,遍观子弟,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 C 干扰选项 材料没有体现择婿方式独特的一面 D 干扰选项 材料中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 史料实证: 史料: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

……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曹魏时期所定新律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并开缘坐不及出嫁女的先例。南朝《梁律》进一步缩小缘坐的范围,创缘坐妇女免处死刑的先例。……曹魏《新律》将法定刑确定为死、髡、完、做、赎、罚金、杂抵罪七种。《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这一时期的刑罚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从北魏、北齐开始,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摘编自李超《中国法制史习题集》 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原因。 史料解读:根据史料“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可知,原来的刑罚不够规范、过于严酷,且随意性大;结合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时期社会动荡,需稳定政局;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刑罚相对秦汉有所减轻可知,表现出了儒家“仁”的思想核心,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 原因:社会动荡,需稳定政局;原来的刑罚不够规范、过于严酷,且随意性大;儒家“以礼入法”思想的影响。 易错提醒: 选官制度的演变 教材知识补充: 士族门阀制度 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形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后期开始衰落,随着隋唐科举制的推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士族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选官用人制度的主要依据,其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高低、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世袭传承。 重点知识总结: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伴随相权的逐步衰落和君权的逐渐强化而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了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考点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 二、经济部分 教材主干知识梳理 1. 农业 (1)农业的总体特点: 第一,北方农业历经破坏和恢复。

均田制对缓解农民的土地问题和促进北方农业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江南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开发。 (2)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①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②主要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 ③意义:是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 ④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3)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①《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有很大发展。 ②在生产工具方面,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2. 手工业 南北朝时期:发明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炼钢法——灌钢法。 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3. 商业 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4)江南农业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如纺织、造船、造纸等行业明显进步,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对点练 1.(2021?江苏南京期初)下图是魏晋时期墓葬中的“牛耕”壁画。这反映了当时()A.耕犁技术相当完善B.耦犁农具已经改进 C.犁评调节上下自如 D.曲辕犁耕作受欢迎 B 解析:根据“魏晋时期”和壁画中二牛一人可知,当时耦犁农具已经改进,故选B项;耦犁技术相当完善是在唐朝时期,排除A项;唐朝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与材料中“魏晋时期”不符,排除C项;唐朝出现曲辕犁,与材料中“魏晋时期”不符,排除D项。 2.(2021?河北保定模拟)《齐民要术》强调,种葵应“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种芜菁要“近市良田一顷”,种胡荽要“近市负郭良田一亩”,种红蓝花也要“负郭良田一顷”。这一农学认识主要源于() 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C.精耕细作农业的探索 D.农业商品化生产实践 D 解析:根据种葵、芜菁、胡荽等这些农产品分别要“负郭”“近市”“近市负郭”可知,这些农产品种植的主要目的不是自给自足,而是要到市场上去销售,故选D项;根据“种葵应‘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等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农产品的种植规模,而不是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具体的农业技术水平变化的信息,排除B项;精耕细作农业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排除C项。

3.(2021?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 A.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 C.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 D.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 D 解析:材料“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主要反映了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手工业技艺不得外传,只能传于男性家族成员,说明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故选D项。 高考真题精讲透析 1.(2016?江苏)《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B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翻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农具自动化,故A项错误;翻车属于灌溉工具,能提高农田抗旱的能力,故B项正确;翻车属于简易灌溉工具,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故C项错误;农业生产始终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故D项错误。 2.(2016?海南)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A 解析:“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古代精耕细作追求的是农业收益的最大化,故选A项;材料未反映“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B项错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细作模式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人地矛盾对耕作模式转变的影响,故D项错误。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推荐阅读:

中国法制史第七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 2016年六安事业单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