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2023-06-08 15:06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总体概括; 概念呈现;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一、早期儒学1、孔子;2.孟子;;先秦儒家思想特点:(1)具体化(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2)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四、道家和法家;看图说话;2.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3、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实现统一大业。统一后,秦始皇继续厉行法治,结果呢?;三、法家思想1、法家的政治实践;四、墨家主张1、宗旨、核心思想:“兼相爱、交相利” 2、主张: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3、特点: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用;6、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仅体现了各派别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而且体现了各派别间的相互竞争。“是无父也”“是禽兽也”的批评针对的是A、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B、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1、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高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2、“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自已的法。”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3、“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孟子》C、《荀子》D、《韩非子》;4、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壁。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5、《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百家争鸣儒家学说视频,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A、治之经,礼与刑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C、圣人不期修古百家争鸣儒家学说视频,不法常可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先秦儒家思想特点:(1)具体化(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2)具有理想化的色彩;;;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2).老子及其道家思想;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不奢求物质的享受。; 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够不受伤害,免于痛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