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百家学说

(每日一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必修


2023-06-08 13:02

专 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三:思想文化史 汉代儒学 百家争鸣 中国 传统 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 思想活跃 儒家思想形成 成为正统思想 成为官方哲学 受到质疑批判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目标】:知道诸子百家,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概念解释】: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涌现的不同学派及各种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 家”:是泛指,意为流派数量多。 “争 鸣”:是指各流派学者或思想家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诸侯争霸,招纳贤才。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受重用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文士一.“百家争鸣”的背景(原因) 时代背景:奴隶制逐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1)经济: (2)政治: (3)阶级: (4)思想文化: →井田制瓦解 铁犁牛耕推广 →生产力提高 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 。诸侯争霸,招纳贤才。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受重用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文士一.“百家争鸣”的背景(原因) 时代背景:奴隶制逐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1)经济: (2)政治: (3)阶级: (4)思想文化: →井田制瓦解 铁犁牛耕推广 →生产力提高 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 学派 代表 时代主要思想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孔子 孟子 荀子 春秋 战国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韩非子 战国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中央集权;变法革新;严刑峻法,奖励耕战 天道和自然无为;齐物;逍遥 道是根本;辩证思想;小国寡民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君舟民水 、性本恶、礼法并用 仁政、“民贵君轻” 、性本善 “仁”和“礼”;提出“德治”; 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二. 主要学派及主张 *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二】 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三】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逍遥于天地之间” 【材料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测一测 指出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儒家的民本思想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尚书.五子之歌》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 【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上述材料中孔子、孟子、荀子思想有什么共同点? 这种思想有什么作用? 重民 精讲点拨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精讲点拨: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 在治国上: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仁政,反对严刑峻法; 法家-----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 顺应自然 儒家----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 道家----逍遥避世 精讲点拨 1.是中国了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墨家历代 不受重用 动荡年代 法家思想 动荡过后 道家思想 国家稳定 儒家治国 “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精讲点拨: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 精讲点拨 儒家-仁政;法家-法治;道家-无为而治 “以法治国”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 对以后的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 1.是中国了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思想充分体现了民本思想 ( ) “兼爱”、“非攻” B. “法不阿贵” C. “民贵君轻”D. “以法为本”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此语的含义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与人B.民贵君轻C.以法为本D.贵贱有序 巩固练习 3.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B.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百家争鸣儒家学说视频,代表两个不同的派别.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统治者对学术的重视是有关系的D.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4.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百家争鸣儒家学说视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巩固练习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家争鸣儒家学说视频_百家号话语说_牟宗三提出的儒家三统说指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 ①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②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巩固练习 本课小结 背景 流派及主张 意义 孔子和早期儒学-----民本思想 老庄之学 法家思想 墨家的主张 百 家 争 鸣 经济:生产力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政治:诸侯争霸,招纳贤才 阶级:士阶层活跃,发表主张 文化:私学培养了大批文士 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推荐阅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