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辽金西夏

历史上的今天:宋太祖为何能成为历史疑案?


2023-08-01 08:04

宋太祖在制度上消除了藩镇割据和内乱的诸多因素,文治上是成功的。太祖病卧皇宫,突然去世,弟弟赵匡义继位,是谓太宗。对于这次皇位继承问题,时人盛传“斧声烛影”之说,疑赵匡义害其兄而即位,事情真相迷离,成为一大历史疑案。宋太宗征讨北汉,辽国马上做出反应,辽军支援北汉,宋太宗也率军亲征。北汉投降,宋全部统一了五代十国时期遗留的割据政权,取得了统一的重大胜利。可是宋对辽作战时,打了败仗,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太宗治政有为,不善武功。赵光义改变了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

西夏辽金南宋并存_宋辽金西夏地图_清朝辽金西夏

宋太宗驾崩后,辽国开始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宋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和解,历史上称澶渊之盟。从此岁币成为北宋人民长期的沉重负担。宋辽均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休养民生,北宋也逐渐进入经济繁荣期。宋真宗也鼓励文武百官多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书的人多了,需要的书籍也多,印刷术就此发明了。四大发明,宋朝完成了其三,不得不说跟看书有很大关系。宋真宗病死,神宗继位,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边患危机始终未除。

李元昊西夏称帝,要与宋平起平坐,仁宗加以拒绝,引起元昊不满。宋夏发生三次大战,均以宋军大败告终,从此西夏,宋,辽三国鼎立存在上百年。契丹与西夏时常对宋侵犯,宋仁宗迫切希望改革,让宋朝强盛。仁宗任用范仲淹等改革,称为庆历新政。范仲淹学习勤奋,昼夜不息,冬季疲甚,以冷水洗面。吃的常常不足,就把米煮成粥,分成两半,每天两餐。人们都不堪忍受这样的生活,而范仲淹却从不以为苦。他的决心是“读天下书,穷天下事,以为天下之用”。

读书人对宋王朝的统治产生种种忧虑之感。他指出宋朝兵久不用、武备不坚、内外奢侈、官僚缺乏贤能之人、素质不高等许多弊病,要求发展农业,充实国力,慎重选拔官吏,广开言路,防备外患等,形成他对国家政事的系统意见。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想尽办法,兴利除弊,关心民间疾苦。刚到中央任职,不顾自己官微言轻,敢于越职言事,引起宋廷官僚集团的震惊。宰相吕夷简怕他生事,曾告诫他不许言官,不要多费口舌去议论国事。但他对吕夷简任用私人,不按政绩随意提拔官吏等非常不满,他向朝廷上了一个《百官图》,说明官吏选拔提升,什么是公?什么是私?请求选择皇帝近臣时,凡超格提升的,“不宜全委之宰相”。这引起吕夷简的极大不快,借建都问题的争议,攻击他离间君臣关系、大结朋党等,范仲淹第三次贬出朝廷。对于范仲淹的三次贬官,在士大夫中间引起剧烈反响,很大一部分官僚认为是光荣的事情,称之为“三黜三光”,其政治影响反而迅速扩大。

欧阳修上书要求改革吏治,尹洙上书指出:“因循不改,弊坏日甚。”宋仁宗也表示要变更天下之弊。吕夷简被罢相职,范仲淹主持新政,范仲淹在选人时,翻阅官员名册,庸碌无才的就一笔勾去,经过筛选任职,然后范仲淹雷厉风行地向贪官污吏开刀。富弼说:“你把昏庸的官罢免,他的一家人就会哭泣。”范仲淹说:“不这样做,百姓就会哭泣,把他拿掉,只是一家人不利。”昏官贪官旧官僚势力对庆历新政不满,污蔑范仲淹、欧阳修、尹洙改革派。

仁宗对改革决心不大,稍一受挫就偃旗息鼓,改革派被贬,庆历新政失败,积贫积弱局面只能是日益加重。仁宗不是自己封的,是后人取的。皇帝怕庙号重复,庙号都很长,且生僻字多,有的皇帝来不及取庙号,就为废帝了。虽然自古以来提倡以“仁”治国,但能称得上“仁”的皇帝很少,宋仁宗为第一个以仁为庙号的皇帝。宋仁宗性格上看,他比较宽容,能够纳谏,这是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包拯上殿奏事,言辞激烈,唾液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亦未见怪。其他如大臣们因事被贬,旋亦复用,基本上没有大的压抑人才的现象。故而,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包拯、蔡襄等能为仁宗所用,成就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业。仁宗去世,举国哀痛,这在宋朝皇帝中是普遍得人心的一个,所以取庙号为仁宗。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后改名赵曙。

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欧阳修等改革派,却不怎么想改革,让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宋英宗孝道,想把生父尊为“皇考”,但曹太后不同意,他的生父濮王只能为“皇伯”。“濮议”并非单纯的礼法之争。司马光等臣僚坚持濮王只能称皇伯,是希望英宗能以此收拾天下人心,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而韩琦、欧阳修等掌握实权的宰相们考虑的问题则更现实,深知仁宗已死,太后已无能为力,他们要一心一意地拥戴英宗,因为毕竟英宗是皇权的现实代表。韩琦、欧阳修说服太后,终于使英宗生父为皇考。英宗体弱多病,做了四年皇帝就去世,改革留给了他的儿子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王安石的变法简而不烦,变俗不是不可攀,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变法会触动既得利益者,他们阻挠变法。任何阻挡王安石执政的意见,都被神宗否决,可以说,神宗对变法态度如何,实为这场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一系列新法不断颁行的过程中,保守派并不服气,他们在等待时机,以便抓住新法的每一个弊端,反对变法,向神宗施加压力。

随着变法的深入,各种矛盾集聚,王安石也两次罢相,变法内部的人也不合,原来主张变法的苏轼等人也开始反对变法。苏轼认为皇帝“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请求神宗“安静以待物之来,然后应之”。这种消极等待思想,当然与变法不能相容,于是被贬官。苏轼满肚牢骚,写诗发泄情绪,抱怨朝廷,最终发展为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后,苏轼也像李白一样,离开了权力的中心,游山玩水,好不自在。反对派动用后宫,后宫两太后向神宗施压。神宗一怕得罪两宫太后,二怕出乱子。当变法派面临分裂之际,又缺乏挽救之术,智囊人物相继出朝,致使新法不能向前推进,现状亦难维持,只得坐以待毙。宋军两次对西夏用兵,皆以失败告终。神宗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从此以后,厌烦兵事,不再考虑与辽、夏抗衡了。神宗怀着一腔抱负,却施展不开,英年病逝,新法被顽固派司马光废除了。

司马光并不是什么坏人,只是站的立场不同,各行其是。他与王安石是好友,王安石与苏轼也是好友。三人都非常有才华,但又政见不同,性格偏执,吵来吵去,都是为大宋好。司马光主编了《资治通鉴》,开创了编年体史书,是一个了不起的史学家。苏轼是最伟大的词人,开创了豪放派诗词。王安石才是改革家,却得不到两位的支持,岂非遗憾。9岁的哲宗登基,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顽固派司马光为宰相。宋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压制感到不满。高太后死,哲宗亲政。哲宗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接着重用革新派,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

宋哲宗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宋哲宗虽然少有大志,但寿命不长,年仅25岁就病逝了,是北宋寿命最短的皇帝。其弟宋徽宗赵佶继位了,他本爱艺术,奈何继承了王位。在位期间,专注于书法与绘画,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宋江、方腊起义就是在这时爆发。辽、宋、西夏对峙已经有一百多年,在这时期三国都发生了许多事。契丹的耶律阿保机趁着五代十国中原混乱,建立了国家,对中原进行掠夺。地域面积越来越大,其子耶律德光把契丹改为辽国。亲自率大兵驰援石敬瑭灭后唐,并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为报答辽太宗的援立之恩,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向辽太宗自称儿皇帝。

燕云十六州都是汉人,辽太宗实行一国两制,辽人治辽,汉人治汉。契丹内部称为契丹,对汉人称为辽,因此有双国号。辽、宋订立澶渊之盟,从此两朝和好,享乐主义滋生。契丹慢慢地从游牧民族成了农耕民族。宫廷的夺权篡位,动摇了辽国的根基。辽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契丹族对其他少数民族残暴的统治和掠夺,激发了少数民族的反叛,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耶律延禧即皇帝位,被群臣尊为天祚皇帝。天祚帝名字很霸气,却是亡国之君。天祚帝一如他祖父,忠奸莫辨,听信其妻兄萧奉先的谗言,害死文妃和文妃所生的晋王耶律敖鲁斡,又酿成一幕杀妻灭子的历史惨剧。辽朝实际已四分五裂,燕京地区拥立耶律淳为帝的北辽,耶律大石西征建西辽。天祚帝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招致女真族反叛,以致亡国。辽国跟现在的辽宁省也是有很大的关系,可知他的发源地就在辽河附近。女真族还在辽国的北面,黑龙江附近了。女真族弱小时,就归附契丹族,逐渐强大,开始反叛。

天祚帝在松花江宴请女真族各部,完颜阿骨打就显露反叛的心。天祚帝要杀了他,萧奉先以杀他会引起女真族离心为由,反对这样做。完颜阿骨打大难不死,返回本部后,更加迅速的发展合并生女真族势力,暗中联系已是辽籍的熟女真渤海势力。完颜阿骨打宣布建立金国,与辽国分庭抗争。天祚帝带领着辽军与完颜阿骨打的金军大决战。辽军内部分裂,耶律章奴公然谋反,打算废天祚帝而立耶律淳。天祚帝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女真的攻击,赶去镇压耶律章奴。最后耶律章奴虽然是被镇压了,但金太祖却得以在天祚帝西还时,打败辽军主力,天祚帝仅得以逃命。接着渤海熟女真反叛,金军攻占辽上京,并与宋达成联合攻辽的协议。

完颜阿骨打继续灭辽,北辽也被攻灭,攻占燕京后,完颜阿骨打病故。其弟金太宗完颜晟继位开始对付北宋了。宋徽宗的北宋,奸臣当政,他自己醉心于艺术,改革戛然而止。金军攻打宋军,宋徽宗索性不当皇帝了,把皇位给了儿子宋钦宗。江山不稳,宋徽宗也无法创造了。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宋徽宗才回到汴京。金军再次大军南下,擒获了宋徽宗父子俩,史称靖康之耻,北宋也随即灭亡。金太宗并没有杀父子俩,而是侮辱性的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

李清照对于宋人没有骨气很是气愤,写下诗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金太宗灭了北宋后,人也过世了。金国还没有足够的力量灭亡宋朝,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继位,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政权。金军对于南宋穷追不舍,赵构南逃扬州,金人兵锋指向扬州。赵构自扬州至镇江,再至杭州,又北上建康府致书金人,表示愿意削去宋朝国号称臣。金人拒绝高宗投降,再次南进,搜山检海捉赵构。赵构得了严重的恐金症,赵构狼狈自建康乘船逃入大海。金人也入海追击,因遇大风雨且金军不擅长水战,只得作罢。韩世忠、岳飞等大将抗金,保住了宋朝秦岭淮河以南。

南宋稍加安稳,投降派秦桧要与金朝签订协议,金国提出要求解除韩世忠、岳飞等大将的兵权,要割让被岳飞收复的土地,要赔款,要向金称臣,秦桧悉数答应。赵构的生母韦氏还在金国做人质,他只要把韦后接回来,议和不以为耻。《绍兴和议》达成,岳飞满腔赤诚付之东流,紧接着十二道金牌召他回来。秦侩污蔑岳飞谋反,岳飞父子被捕入狱,迫害至死。韩世忠心灰意冷,闭门谢客,从此不谈军事。陆游临死前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朝北定中原遥遥无期。宋高宗赵构也接了父亲宋徽宗的种,也钟情于艺术,精于书法,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他也退位,做起了太上皇,皇位给了义子宋孝宗赵昚。

宋孝宗肃清秦桧馀党,为岳飞平反,想要恢复中原。宋高宗劝阻道:“大哥,等我死了,你再谈吧。”宋孝宗急切的想收复河山,派了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宋金两国再次恢复和平,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时期贪污腐朽的局面。高宗活了81岁病卒,孝宗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两年后又禅位于太子,太子即位后,是为宋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重华殿,继续为高宗服丧。

宋光宗赵惇立储太久,胡子都白了,其实也不大,40岁左右。赵惇故意对宋孝宗说:“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特地给我送来了染胡须的药,不过我没有用。”这弦外之音就是你儿子都已经一把白胡子了,该过过当皇帝的瘾了。宋孝宗自然明白儿子的心意,却故作不明白,严肃地回答道:“白胡子有什么不好?刚好可以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光宗与孝宗不和,长期不去探望孝宗。宋光宗皇后李凤娘的挑拨进一步加剧。为此清朝辽金西夏,孝宗闷闷不乐起病而死。宋光宗患有间歇性的精神病,宋光宗称病不出,朝中骚动。太皇太后吴氏下诏,说宋光宗愿意自动退位为太上皇,由嘉王赵扩即皇帝位。

赵扩显然是极少见的真心不想做皇帝,他力辞不成,竟然吓得逃跑,一边绕着殿柱大兜圈子,一边大声喊道:“儿臣做不得,做不得!”最后还是吴太后下令大臣挟持住赵扩,强行逼迫他穿上黄袍,这才顺利登位,是为宋宁宗。南宋后面的皇帝很少理会政事,把政事交给宰相外戚打理。金与南宋没有战事,两朝都和平共处,比较安定,历经一百多年。此时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族崛起,金步入辽的后尘。

蒙古原为辽金的属部,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势力越来越强大,冲击着金朝的统治。野狐岭一战击败金朝主力军,占领金中都。辽国的残余势力西辽,也被蒙古攻灭。蒙军横扫中亚,重击花剌子模国。哲别和速不台率军远征高加索诸国以及黑海北岸的钦察草原诸国。成吉思汗征服西夏时染病,他自知大限已近,确定由儿子窝阔台继承皇位,拖雷监国。这时西夏已经酝酿投降,为防止有变,他下令自己死后秘不发丧,等待西夏来降。

建立西夏的党项族从前臣服于唐朝,夏太祖李继迁,本姓拓跋氏,是北魏皇族姓氏。隋唐取代了北魏,唐赐拓跋氏姓唐,到了宋代清朝辽金西夏,宋朝曾赐姓赵,但拓跋氏不答应,也不愿归附宋,还是姓唐。到了其孙李元昊时,唐朝已经灭亡了,宋继承了大唐的衣钵,但北方的辽国势力强大,与宋分庭抗争。夏不愿归附谁,独立建国,对抗辽和宋。西夏发挥党项人英勇善战的本色,在与辽宋作战时,屡次获胜,巩固了领土。皇位世袭,皇子幼小,大权被太后掌握,史称母党专政。

母党专政并不软弱,为了缓解国内矛盾,维护统治,西夏一会儿向宋,一会儿向辽发动战争,用战争的手段来维护母党统治。母党专政瓦解,夏崇宗李乾顺当政,在辽宋之间,一会儿归附辽,一会儿归附宋,玩转两个大国。金朝崛起灭辽、北宋后,李乾顺改抱金国大腿,和辽宋断交,大金一看这个小弟不错,赐了西夏上千里的土地,西夏的领土达到极盛。蒙古崛起,屡次进攻西夏,西夏抱怨金见死不救,蒙古撤军后,西夏攻打金朝。金国虽然打不过蒙古,但实力还是比西夏强,打得西夏节节败退。成吉思汗亲率大军伐夏,虽然西夏军民奋勇抵抗,但是城池还是相继被攻破。西夏亡国绝种,党项一族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推荐阅读:

(蒙古记忆)辽金蒙什么关系没有有关系?

夏襄宗:成吉思汗西征的历史地位和腐败

二级建造师每日一练免费在线测试(2015

辽国金国西夏地图 宋朝为何发现一个非常奇

苟延残喘,仅靠海上贸易经济孱弱的南宋,西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