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辽金西夏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 高中历史部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第10课


2023-07-14 12:04

本课选自高中历史部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本的主要内容是从政治史角度简述辽夏金元几个少数民政权的情况。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

本课选自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

本课的导入,选取了五代时期耶律倍的名画《骑射图》,引导学生欣赏名画,感受那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武士腰弓持箭的风采。

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

顺着《骑射图》,了解书画家耶律倍的一生。讲述其生平,重点突耶律倍推崇儒家文化,主张契丹汉化等主张。耶律倍的一生,反映了部分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知识分子积极追求先进汉文化、汉制度的趋势。从更大历史层面来看,这也是当时各民族融合的一个表现。本课的教学主题,便是“民族融合”。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

接下来,进入本课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完成表格,掌握辽、西夏、金、蒙古、元这些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

同时,按历史时间轴来大致梳理这一历史特殊时期主要的历史大事件,从公元916年契丹建辽到1368年元朝灭亡。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

由于涉及众多民族政权的更迭,学生容易搞混,因此可以大致的把这一历史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北宋和辽、西夏的对峙。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

第二阶段:南宋和金、西夏的并立。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_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

第三阶段:元朝的统一。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_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

学习完主要的历史时间和主要政权更迭后,接下来深入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一时期北方众多少数民族政权能够建立比较稳固的统治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同时在军事上对汉族政权长期处于攻势(优势)地位?之后,引出材料一,了解宋神宗对辽、西夏政权强大的分析,理解何为“有城国,有行国”?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

两宋时期,汉人政权长期受北方少数民族威胁的一个重要原因,即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也就失去了中原政权抵抗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入侵的重要军事屏障,导致在长期的民族冲突中败多胜少。接下来,阅读材料二,了解辽朝的职官内容和特点。

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

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为什么能建立比较稳固长久的统治,和其自身的政权建设。其统治的方式基本大同小异,表现为“因俗而治”,“因地制宜”,学习先进的汉制度、汉文化,同时保留本民族的特色。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_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

辽、宋、西夏和金的局部统一,为元朝的空前大一统提供了条件。元朝建立后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根据中原学者许衡的建议,“仍行汉法”。引导学生结合材料三和课本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

元代首创的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一个重大变革,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一方面,可以把行省制与郡县制相比,分析行省制的优点。另一方面,概括行省制的作用和影响。

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_北宋与辽西夏并立教案_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起因

元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复杂的民族问题,元政府的措施就是被后人称为的“四等人制”。这一政策是元朝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重要表现,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民族矛盾。当然,元朝最后的灭亡,主要原因是由贫富差距所导致的阶级矛盾。

课堂小结:北族立国,采用汉制;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推荐阅读:

(蒙古记忆)辽金蒙什么关系没有有关系?

夏襄宗:成吉思汗西征的历史地位和腐败

二级建造师每日一练免费在线测试(2015

辽国金国西夏地图 宋朝为何发现一个非常奇

苟延残喘,仅靠海上贸易经济孱弱的南宋,西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