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教 > 道教文化

王屋时期王屋山道教的兴盛与发展山的启示


2024-05-01 11:02

济源道教圣地_济源市王屋山道教文化_济源王屋山寺庙

王屋山道教在经历了唐代第一个高峰期之后,因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道教活动日渐衰落。至宋代,又开始复兴,继而迎来了金元时期的再次辉煌。

唐末五代,因社会动荡混乱,许多道教宫观被毁,道士星散,经书零落,原来曾经兴盛显贵被唐王朝尊为国教的道教受到沉重打击。尽管如此,但王屋山道教仍然处于衰而不绝的态势。为了躲避战乱,一些文人儒士和失意的王公官吏隐遁山林,其中不乏喜好道教仙术者也修炼为道士。

济源王屋山寺庙_济源市王屋山道教文化_济源道教圣地

北宋王朝的建立,使中国大地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但统一之后,也经常存在着外族入侵的威胁。北宋初期,开国君主太祖和后来的太宗、真宗等,都相继制造过神话闹剧,直接利用道教来神化赵宋王朝的统治。为了更好地利用道教为其统治服务,发挥道士的政治作用,从宋太祖开始,宋王朝就十分注重扶植道教,并采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道教发展的务实政策。经过宋初太祖和太宗两代皇帝的努力,五代时期道教微弱,星弁霓襟,逃难解散,经籍亡逸,宫观摧毁的局面,遂得以改观,道教逐渐恢复。

到了真宗赵恒时,便把这种崇道之风推向了高潮。由于皇帝崇道,济源和王屋山地区的道教宫观也因此得到全部修复,使道士们有了从事法事活动和修炼的空间,香火日盛。北宋皇帝的崇道,道教名流的潜心经营,众多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光顾,无疑对北宋时期王屋山道教的兴盛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为金元时期王屋山道教的再次辉煌奠定了基础。

济源道教圣地_济源市王屋山道教文化_济源王屋山寺庙

金元时期的王屋山道教与唐代王屋山道教相比有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即:唐朝王屋山道教的兴盛主要靠李唐皇室的提倡和官府的支持,而金元时期的道教则是首先起自民间,然后才得到金元统治者的支持、利用,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金元都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并且都歧视汉族人,传统的汉族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道路走不通了。特别是元朝前期,停止科举,歧视儒生,当时有“八娼九儒十丐”之说,儒生的社会地位降到了最低点。全真道的兴起,则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同时,也为在民族斗争中失势的汉族地主阶级,营造了一个精神避难所。这一时期,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国家南北分治,中原战乱不断,在动荡纷乱中的中国北方,一些新的道教组织或者说新道派,在民间纷纷出现。

其中全真道是金初兴起的三大新道派中出现最晚的一个道派,它创于金,兴于元。创立者王重阳济源市王屋山道教文化,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他忽然焚烧其居,只身前往山东传教。王重阳在这次东行途中,首次涉足王屋山,他寓居唐时玉真公主修道的玉阳灵都观布道后,才入山东传教,创立全真道。

王重阳逝世后,丘处机等四弟子前往陕西为师父筑墓,途经怀川地界及王屋山,见山川秀丽,道观巍峨,留下深刻印象。1174年,丘处机在陕西刘蒋村为师父守丧三年期满后,入磻溪修炼。其间济源市王屋山道教文化,又东行王屋山,察看山水,收徒传道,并访得王重阳当年东行路过王屋山灵都观时,曾在这里传经布道,遂在灵都观北修建重阳庵,以示纪念。此间,又与全真教新的掌门人马钰一起,在王屋山东南的南岭柏林村修建长春观,以作休憩之地。

济源市王屋山道教文化_济源王屋山寺庙_济源道教圣地

丘处机在济源期间,曾登临王屋山,并有诗为证。《王屋山志》载有丘处机诗两首:一曰“峨峨峻岭接云衢,古柏参差数万株。瑞草不容凡客见,灵禽只傍道人呼。凿开洞府群仙降,炼就丹砂百怪除。福地名山何处有,长春即是小蓬壶。”二曰:“四面诸山若附庸,突然中起最高峰。每看晴日移坛影,常说寒潭卧黑龙。沆瀣要和千岁药,茯苓先劚万年松。拟寻活计参真趣,又隔烟萝第几重。”在金代,全真道还开创了“初跻道位,皆谐阳台受戒”的教规。王屋山也因此成为全真教早期在中国北方活动的受戒圣地,“天下第一洞天”的灵山洞刻有门联曰:“七朵莲花在此处,邱刘谭马郝王孙。”这副门联,其实正是北真七子在王屋山活动的浓缩。

丘处机是王重阳七大弟子中最年轻的一位,他于明昌二年(1191年)东归栖霞之后,开始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大。但是,此后不久,从1211年起,蒙古军队南下攻金,占领黄河以北大片土地,中原正面临着战火的洗劫,同时也影响到全真道的发展。于是,丘处机于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正月,率领十八弟子,北上谒见成吉思汗。当时他已七十三岁高龄,历时两年多,行程万余里,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设于阿姆河南岸(阿富汗北境)成吉思汗的营地。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相当赏识,向其请教治国养生之道。这次召见,丘处机被尊为“神仙”,后被封为国师,令其居燕京太极宫,总领天下道教,全真道也因此而先后获得诸多特权,成为当时最显赫的道派。金元之际,尽管战火连绵,但由于丘处机的作用,王屋山的全真道脉依然延绵不绝,大批全真道士来到王屋山。

济源道教圣地_济源王屋山寺庙_济源市王屋山道教文化

金元时期的王屋山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宫观林立,气宇轩昂,分布之广,数量之多。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同样与全真教关系密切。立观度人是全真道传播的主要方式,宫观则又是道众从事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加之济源道教历史悠久,氛围浓厚,这样,金元时期全真道兴起之后,全真道士就在王屋山地区乃至济源新建或复修了大量宫观。史载当时在济源王屋山及其周边比较重要的就有道观十七处之多,济源区域内的至少有十一处,其中最主要的有七处:以天坛总仙宫为主的王屋山道教三宫(紫微宫、阳台宫、清虚宫)建筑群;济水源头的济渎庙;济源城区的奉仙观;唐代玉真公主曾经修道的灵都观;王屋山上与阳台宫毗邻的通仙观。另外还有太清观、悬泉观、虚皇观、清真观、洞云观、龙泉观、金仙观、清乐观、长生观、玉皇庙、吕祖庙等。这些庙观,要么规模较小,要么规模可观。尽管如此,遥想当年,这些地方,也是辉煌时期全真道徒们的苦心经营之地,同样,更是民间香客祈求神灵保佑或许愿的重要场所,对道教文化的传承也都曾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

济源市王屋山道教文化_济源王屋山寺庙_济源道教圣地

推荐阅读:

古建筑群见证历史王屋山的人文景观,你知道

清真寺是临夏最具有特色的临夏穆斯林文化,

十个夏季艺术节,让你改变往年的一成不变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期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