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教 > 道教文化

2021年中国-东南亚道教城隍信仰文化系列活动在浙江义乌举办


2023-09-28 18:01

7月20日至21日,中国道教协会与新加坡道教总会在浙江义乌城隍庙联合举办2021年中国-东南亚道教城隍信仰文化系列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高道大德、国内各城隍庙代表、专家学者等参加活动,新加坡道教总会、马来西亚道教总会、印尼三教庙宇协会、泰国道教总会、菲律宾中国道教总会的代表通过网络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要部分为城隍文化研讨会,共分4场。研讨会旨在挖掘整合中国-东南亚道教城隍信仰中的文化精髓,凝聚海内外华人华侨之心,探索新时代道教对外交流合作新模式,弘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幕式前,义乌城隍庙和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同步举行祈福法会,在现场大屏幕分屏播放。城隍信仰文化系列活动举办期间,主办方发布关于城隍文化的宣介片及浙江道教学院两位在读学生作词、作曲的主题曲《hello,城隍!》,与会人员还观看了精彩的婺剧表演。

■讲好中国城隍文化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道教教职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周高德道长说,通过讲述诸如妈祖、真武、城隍等中国本土文化的故事,可以追本溯源道教历史及其发展。

“在新时代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弘扬城隍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讲好中国道教故事,是我们必须回应的现实问题。”苏州市道教协会副会长、苏州府城隍庙管委会主任熊建卫道长说,苏州府城隍庙从2015年起,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春申君城隍诞辰都会举办“祭城隍典礼暨苏州民俗文化节”活动。他透露,苏州府城隍庙于2016年规划出版“苏州城隍庙道教文化系列丛书”,第一册《城隍信仰研究》将于今年下半年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7月7日,原创音乐影片《城隍公》在福建安溪首映。安溪县道教协会会长李育源道长介绍,影片以“缘”字贯穿整个故事,讲述城隍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了展现城隍公秉公断案的剧情,影片还加入闽南国家级非遗项目高甲戏的精彩片段,增强影片的地方色彩与文化韵味。

■以城隍文化促进了解认同

搜索道教文化_道教文化资源_寻找正宗道教的文化

“城隍文化对华人世界文化体系建构起到了积极作用。以此次研讨会为例,我们线上线下举行城隍信仰文化系列活动,在这一共同话语基础上,找到中国与东南亚华人世界中城隍文化的共性,增进华人世界的文化互通性和凝聚力。”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说。

“在新加坡,城隍信仰从未故步自封。”新加坡道教学院学术主任吉凌说,早在19世纪初,城隍信仰就已传入新加坡。因为移民社会的特殊性,无法完全照搬中国城隍庙的建制形式,经过与本地文化的融合,新加坡城隍信仰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既保留了原来面貌,又根据现实社会需要,不断丰富城隍文化的内容。传承中华文化、投身慈善公益、促进宗教和谐、反哺原乡祖庙,城隍信仰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灵活、可变的策略,使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适应各种社会环境,从而香火不绝。”

“在印尼华人的信仰里,城隍代表着公正。身陷法律诉讼的老百姓会向城隍求助,相信城隍会帮他们主持公道。”印尼三教庙宇协会会长林万金说,普通百姓对道教了解甚浅,他希望通过交流,可以更深地了解城隍文化。“也希望道教在印尼可以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以及孔教(儒教)6种宗教拥有同样的机会,一起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近年来,中国道教协会提出“一带一路·以道相通”的主题,积极“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个宗教流派互相切磋,推进文化互通与民心相通,宣传中华文化,展示中国风采。

苏州府城隍庙非常重视对外交流。2017年9月,苏州府城隍庙受邀赴新加坡参加了“韭菜芭城隍庙100周年庆典”。自2016年起,苏州府城隍庙每年与马来西亚道教总会进行互访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友谊,也拓展了城隍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然而,2019年底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暂时中断了对外交流,引发对外交流新模式的思考。“因疫情而带来的微信、微博、抖音、直播等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井喷式发展,为我们在探索新时代道教对外交流合作新模式时提供了创新方向。”熊建卫说。

安溪城隍庙历经千年,先民将香火分炉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每年清明前后,安溪城内民众都要在城隍庙举行祝丁做醮和迎傩巡城民俗活动,海内外分炉的信众每年都组织进香团前来参加。如新加坡的韭菜芭、杨桃园和马来西亚新加望等地分炉城隍庙的信众必定如期到达,有效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海内外信众情谊。

■传承民俗文化,共享非遗成果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在发言中说,一座城隍庙,半部城市史。由城隍文化衍生出的经千百年传承的城隍庙会、城隍巡游、祭城隍等文化形式,与民间信俗相融合,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的文化体系,对促进社会道德的健康发展、传承民俗文化和加强信仰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苏州府城隍庙会入选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熊建卫介绍,苏州历史上形成的城隍庙会主要有“三节会”“文昌会”“接路头”以及道教重大节日、年节时令等庙会活动。迎神赛会,苏州人俗称“出会”。“苏州过去最有名的就是城隍庙的‘三节会’,即每年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初一)的3次‘出会’。其中又以清明最为隆重。”熊建卫说,如今的苏州府城隍庙会集祭祀神灵、商品交易、交流感情、愉悦身心等活动于一体,是民间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8年,西安都城隍庙举办了中断40多年的迎春祈福庙会,庙会从农历正月初一延续到十五,逛庙会人数逾50万人次,一举成为中国四大庙会之一。2009年,经民俗和宗教文化专家论证,使这一颇具特色的庙会活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西安鼓乐流传千年有余,大部分由民间自发组成鼓乐社,也有以道教为依附,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就是如此。西安都城隍庙住持刘世天道长介绍,2009年9月,西安鼓乐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西安都城隍庙也先后成立“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和“西安鼓乐都城隍庙传习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不懈努力。

■拓展宗教服务的慈善功能

以往城隍庙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为信众提供宗教服务,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让城隍文化更深层次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在于主动融入社会,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

苏州府城隍庙2012年9月成立“苏州城隍庙慈爱功德会”,2015年起把“祭城隍”日设定为“慈善捐赠日”,2016年成立“苏州城隍庙广缘义工社”寻找正宗道教的文化,引导和凝聚社会各阶层力量,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助力。

搜索道教文化_寻找正宗道教的文化_道教文化资源

上海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纪道长介绍,上海城隍庙于2010年恢复“祭城隍”的传统,在正式仪式之前,都要举行慈善捐赠仪式。“上海各界民众和一些企业家会在这个平台上与上海城隍庙一起参与社会慈善公益活动,以体现道教‘济世度人’的立教宗旨。”同时,在“祭城隍文”中,凸显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内容,倡导人们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

■城隍文化的现代转型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孙亦平认为,城隍文化反映了道教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城隍文化不仅是对历史人物道德品质的一种升华与总结,可以在安抚人心方面发挥激励作用,还彰显了赏善罚恶、济生度死的正义精神。“今天,我们一方面要发扬城隍文化中有利于人格完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要摒弃其中那些过时的成分、那些有碍社会进步的东西。只有将其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践行中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为新时代道教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发生巨大变化,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转变为朝九晚五,城隍信仰也必然受人们作息习惯变化的影响。“如苏州府城隍庙的斋醮活动就主要集中在周末寻找正宗道教的文化,两天的斋醮活动往往比平日合计的还要多,而逢国家法定节假日,信众参与人数也远高于非节假日。”苏州市道教协会秘书长黄新华说,因此要对城隍文化活动作出符合当代民众生活习惯的调整。

■两座义乌城隍庙,见证保疆卫民历史

早在东汉末年,义乌境内就已经有道教活动,其城隍信仰则始于唐代,出现了城隍庙。明嘉靖年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八千义乌兵赴闽平倭,连战连捷。战后,驻守福建霞浦的义乌兵在东关村修建“义乌城隍庙”。该庙于2004年复建,见证了戚家军入闽抗击倭寇、保疆卫民的历史,现已成为霞浦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央视‘走进中国栏目’里,有一集《城隍作证》专题片,专门介绍浙江义乌、福建霞浦‘双城一城隍’的故事。”浙江义乌城隍庙负责人常嗣懃道长说。

李光富说,城隍文化所倡导的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诸多理念是有益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理念,也是道教界追求的目标。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城隍文化、保护城隍文化,研究城隍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扬城隍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中国民族报》(2021年7月27日7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

推荐阅读:

古建筑群见证历史王屋山的人文景观,你知道

清真寺是临夏最具有特色的临夏穆斯林文化,

十个夏季艺术节,让你改变往年的一成不变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期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