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中最早九流的“道家”有哪些思想主张?
2024-01-13 12:00
春秋战国,周室衰微,礼崩乐坏,纷争四起诸子百家道家学说,华夏民族处于长期的动荡和分裂之中,各自为政的诸侯国均自恃武力、互不退让,并掀起一次又一次残酷的兼并战争。然而,这个时代催生的不仅是一场军事层面的斗争,更是一场思想领域的争鸣,诸子百家应运而生;那么,诸子百家到底指的是哪些流派?诸子百家中最早诞生的“道家”有哪些思想主张?
当周天子控制力减弱时,各大诸侯割据一方并积极对外发动战争;一时间烽火连天,生灵涂炭;春秋时期的动荡和分裂,打破了固有的上层社会垄断思想文化的局面;于是乎,诸子百家开始竞相宣扬自己的为政思想,希冀得到君主的认可,并得以完成政治实践。
诸子百家的流派
何谓诸子百家呢?据刘歆《七略》记载,诸子百家可以分门别类为十家,也就是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汉朝史学家班固沿袭刘歆的说法,在其史学著述《汉书·艺文志》中提出了“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这便去除了小说家,于是剩余的九家也就被后人概称为“九流”。
遵循历史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知道诸子百家中最早出现的便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道家”起初被称作“道德家”,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以及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故后世又称道家思想为“黄老之学”。
道家思想的产生
毫无疑问,老子是道家的开山鼻祖,也是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老子本名李耳,最初是周朝王室的“守藏吏”。何为“守藏吏”?这一官职类似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管理员兼研究员,也就是为国家看护管理官方典籍的专员。周朝的“守藏室”收纳了过往天下之书,可以说是汇聚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知识之精华,老子遨游其间,积淀了极为广阔的学识。
据传,晚年的老子骑着一只青牛西出函谷关,并且临走之前与函谷关令尹喜交谈了一夜,于是有了名载青史的哲学著述《道德经》。
“道”的概念内涵,开篇便写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处便将万物的诞生与存在归因于“道”的发展,“道”既是万物的始基又为世间万物的运行界定了规则秩序;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谓“道”的存在具有无限性和模糊性,以至于老子都说“道”绝非现在世代能够命名的;最能概括“道”之含义的是“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思想
那么,明确了“道”的存在,又如何到达“道”的境界呢?老子在《道德经》中又提出了“德”的概念,“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通过上文对“道”和“虚无”之间存在的相生关系,我们可以得知,所谓到达“道”的境界,便是通过“德”;而其中最为上乘的“德”之法门便就是清静守拙,便是以“无所施为”代替“万事皆为”,主张以淳朴自然的民风引领社会治理的和谐与稳定;而在描绘理想社会时,老子甚至提出了百姓应该“生民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小国寡民思想。
可见,老子的思想便是倾向于“虚无”的境界,而老子的继承人,被后世道教誉为“南华仙人”的庄子则更进一步,将虚无的含义具体化为“逍遥”;在《庄子》(又称《南华经》)一书中,庄子运用了瑰丽的想象,陈述了鲜明的世界观和世界体系。
庄子本来只是宋国地方小官“漆园吏”,但他无意入仕为官,一生游历诸国。楚国的国君曾想将他招入朝中,但庄子回复他只想“曳尾于涂”。这样的行为看似极为不明智,但却体现了庄子对自由思想的独特追求。
终其一生,庄子都追求着“无我”的境界,追求“道我合一”;在他的观念中,“道”最终应该归为对自我的修炼而非对世人的教化,这与孔子所追求的以“仁”教化天下的观念恰恰相反,庄子提倡的是个人的超脱。
道家学说是原始朴素的辩证法思维
所谓的个人超脱便是“逍遥”的境界。庄子的学说在寻找极端的自由过程中忽视了对人类社会基本原则的认知,那便是“人是作为社会的动物”,也由此,庄子学说在实质上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的影响却难有影响。
道家学说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原始而淳朴的辩证法思想;老子《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前后相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事万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翻译过来的白话就是说,整体包括部分,部分能反映整体,万事万物是都相互联系发展。
这样朴素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领先了西方辩证法两千年,并且其思维原理在中国历史上如周敦颐,邵雍等玄学名家思考,融合进后世的官方正统思想“理学”的思维范畴之中。
西汉初期道家无为而治,产生文景之治
考量史籍,我们可以看到道家的政治实践也并非全然没有,在西汉初年,历经数百年战乱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天地万象亟待恢复、更新;于是,汉朝初年的几位统治者,汉文帝、汉景帝、窦太后等,大兴“黄老之学”,力主“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这一时期产生了“文景之治”,最终使汉朝的经济、社会、政治得到极大的恢复。
除了文景之治外,在唐朝时,道家几乎被朝廷立为国教,唐朝创始人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尊道家创始人“老子”为先祖,在朝廷的支持下,道教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然而,道家本质上的“虚无”的思想难以在现实社会层面有所精进;魏晋之际,多年战乱后,下至黎民百姓,上至官僚贵族均饱受战争的创伤,失去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怀,转而追求自我的精神境界;于是,道家思想又成为了官民心中所依赖的方向。
魏晋社会,崇尚“清谈”而不务现实,不得不说也是其政治不稳定,终究灭亡的一大原因;囿于“无作为”和“不进取”的桎梏,道家思想只得逐渐走向了宗教迷信,以宗教信仰的躯壳存续人间,而始终无法成为正统的官方统治思想。
综述
笔者认为,思想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杰出人才对现实社会的总结和概括,其从现实中来,最终也必须回归于现实;哲学化的思想更是一个时代的重要特征,是时代的精华;然而无比可悲的是,很多思想家们提出了某一重要理论便戛然而止,使得现实和理论产生极大的分离,难以对接。
“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便是这般命运;无论是最初的老子、庄子,抑或是道家之后的继任者如陈抟、郭象等人,都只是闭门造车,在理论层面剖析世界、社会、人生的根本,而难以逾越现实的鸿沟。
我们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在古代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思想精髓,其必然在传统文化领域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中国古代的统治艺术始终是“外儒内法”自西汉以来,直至清末都是由传统儒家思想和“理学”占据着官方思想的重要地位,并且衍生出了清晰的文化脉络。
反观“道家”思想的消弭,作为哲学思想逐渐消失于历史的尘烟之中诸子百家道家学说,不得不使人扼腕叹息,然而我们依旧能够从中总结出深刻的启示,那便是:一切思想都要与实践产生共鸣,方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影响力,才能真正的直指人心,荡气回肠!
参考文献:《道德经》、《庄子》、《左氏春秋传》、《吕氏春秋》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