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宋元历史

第3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023-05-17 18:03

第3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程标准】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儒家思想发展情况示意图看图指出宋以前儒学发展的历程。战国产生发展重创主流危机隋唐三教合流 自身僵化、外部冲击复兴儒学?知识点一宋明理学1.兴起原因(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迅速传播,面临危机。(2)唐宋时期,“”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主张复兴儒学。儒学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 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道教、佛教的冲击 ,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三教合一”的主张不是要求儒、佛、道合为一体, 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融合和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主干梳理概念辨析三教合一///////目录梳理教材主干明晰命题核点学什么32.思想内容 代表人物 基本主张 程朱理学 “二程”(北宋)朱熹(南宋) 天地万物的始源:“____”;求理方法:“”;个人修养准则:“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 陆九渊(南宋) 核心主张:____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方法:“” 王守仁(明中期) 思想核心:;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理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心说一说“理”的本质和表现。

目录1.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摘自教材P16)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理”的本质: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观。朱熹,宋思想家,理学的集大成者。集《四书》,并注解——《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目录2.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摘自教材P16)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提示①陆九渊将理学发展为心学,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得天理(“发明本心”)。②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内心反省克服人欲,恢复良知 概括陆九渊、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目录3.影响(1)积极性: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讲求以理统情、自我克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2)消极性: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气节、品德专制统治 (1) 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2)元朝将 《》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3) 初,确定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4)对其他国家也有影响,远及朝鲜、越南、日本。程朱理学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明目录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相同 学派 内容 影响 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宋元明清讲历史,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儒学的表现形式 异 认识“理”(世界本原) 实现“理”(方法论) 哲学范畴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探究归纳材料一 (儒家)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宋元明清讲历史,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肖永明《论北宋理学义理之学的特点》 材料二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生们……将现实一切政治的、人生的现象归结为天意。伴随(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念”受到质疑。儒家不但不能解释,反而赤裸裸的恐吓人们。思考 以上

推荐阅读:

(学者推荐)《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材分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