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隋唐历史

隋灭陈统一全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


2023-09-20 08:03

隋朝历史评价_隋唐历史评论_隋唐时期的人物评价

文 | 史谭a

编辑 | 史谭a

前言

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隋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巩固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不仅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局面。

隋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向封建社会过渡。

隋朝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外交等方面都可以看出隋灭陈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隋朝历史评价_隋唐历史评论_隋唐时期的人物评价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隋朝统一全国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产量迅速增加。

根据《隋书》记载:“仓廪皆实隋唐历史评论,仓廪皆满”。

粮食生产的增加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隋政府鼓励开荒,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使得土地利用率提高。

据《隋书》记载:“于是开永济渠,北通沙漠,南达于江,使百姓都足。”

永济渠是隋炀帝从大运河中凿通的一段运河,它把黄河、长江和淮河沟通起来。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使南北交通得到加强。隋代人修了运河之后,把它与江南的大运河相连接起来,这两条运河的贯通使得南北之间的物资流通更加便利和频繁。

隋炀帝曾下令在全国各地开凿了许多运河,如沟通淮河和黄河的江南河、沟通长江和淮河的北方河等。

这些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之间的物资流通更加方便,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隋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除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经济建设之外,还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度。

所谓屯田制度是指为了应付战争、灾荒、战争动员等原因而进行的大规模屯田活动。

据《隋书》记载:“是时天下新定,户口日增,自京师至九江界八万七千余口。”(《隋书》卷九十四)

由于隋代的统治者把屯田制度作为加强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因而促进了全国各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隋文帝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下令在各地设立了一些大型的粮仓,以供各地官员、百姓屯田之用。

隋唐时期的人物评价_隋唐历史评论_隋朝历史评价

统一的形势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隋代文化,以其独有的特点,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以继承和发扬中原文化为前提,又以适应南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隋代文化包括官方、民间两方面。官方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儒家“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

民间文化则包括艺术、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尤其是民间音乐的发展,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隋代音乐除继承南北乐府传统外,还吸收了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新声,从而形成了隋初流行的新乐府;

民间舞蹈则在继承南北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民间舞蹈中的优秀成分,从而形成了隋初流行的新舞蹈;

在绘画上,隋初已有相当高的成就,隋初画家以南北画风为主,形成了隋代绘画艺术风格。隋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其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隋统一之前,中国书法主要是受“四体书”影响的隶书,隋统一后,隶书的影响已逐渐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以楷书为主体的楷书。

隋代楷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为隶书,南方多为楷书;隋代以前,北方流行隶书,南方流行楷书;

而隋朝统一后,南方人在学习北方人楷书的同时,还学习了北朝人楷书。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南北书法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关系。

此外,隋代文学艺术成就突出的还有“四言”、“五言”诗与乐府诗以及小说、戏曲等。它们都是隋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隋朝历史评价_隋唐历史评论_隋唐时期的人物评价

民族关系更加融洽

隋朝在统一全国后,积极吸收各族人民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各民族交往频繁,相互通婚,促进了民族融合。隋炀帝时,突厥势力强盛,“突厥人每至境内,辄相攻击”。

隋炀帝即位后,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就曾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和巩固边防。大业三年(607)开始在全国推行“均田制”,使各族人民都能有田可耕。

同时还将一些贵族、官僚和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隋朝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条件。

如在北方地区实行屯田制度,每年春秋两季为农进行劳动和耕作;又在南方地区实行“流官”制。

隋文帝时,又曾派人到南方去募人戍守边疆,加强了对南方的管辖。由于隋朝的这些措施,各族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隋文帝时期,由于国力强盛,出现了“海内殷富,百姓殷实”的局面。当时,北有突厥、吐谷浑、高昌等少数民族政权。

南有高句丽、百济、新罗等诸国。但是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没有强大的实力,所以对于隋朝的统一都没有构成很大的威胁。

同时隋朝还实行民族政策,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隋文帝时期,杨坚就曾向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派使入朝进贡,并与其进行友好交往。

隋唐时期的人物评价_隋唐历史评论_隋朝历史评价

使隋朝国力得到增强

隋朝自统一全国以来,国内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局日益清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文化、艺术、科技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

隋朝的统一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同时隋朝从陈国手中夺取了江淮地区和西域地区,进一步巩固了隋朝在西北地区的统治地位。

在对突厥、吐谷浑等少数民族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积极与之联合,共同对付北周和陈朝。通过这些军事打击和政治怀柔等手段,加强了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和联系。

同时隋朝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也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政策。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隋朝国力的增强。隋朝实行的均田制是在周代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国家为了推行均田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条文。

同时实行一种新的租庸调制度,根据土地、人口、生产等情况进行分户承包,根据收获量进行征收租庸调,根据土地的多少来决定征赋税的多少。

这种新制度使国家对土地所有权进行了重新分配,使得国家直接控制了大量的土地。

隋朝建立后,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当时北方农业生产发达,主要农作物有粟、稻、麦、黍、豆等;南方主要农作物有稻、麻等。

这些农作物都得到了推广,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生活,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隋朝历史评价_隋唐时期的人物评价_隋唐历史评论

促进了民族融合

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促进了民族融合。

在北方,随着北周的建立和发展,不断受到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侵扰,而各族人民又多在北方地区定居下来。汉族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和压迫,逐渐由原来的南迁改为北迁。

随着这种由北向南迁移的进程,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在不断地激化。到了隋朝建立之时,民族矛盾已经十分突出。这种情况对国家的统一十分不利。

而隋朝在统一全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融合的措施,如制定民族歧视政策,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等,缓和了各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和团结。隋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由于少数民族统治的区域较大,他们与汉族地区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因此,为了防止少数民族对汉族地区的侵扰和破坏,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民族管理制度。

而这些制度是由封建政权直接制定和实行的。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融合的政策,如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民族融合的法令规定:

第在法律上,实行“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在政治上,采取分化政策:“诸王、郡公、国公及公侯以上有异居者徙为外州刺史;其庶姓有异居者徙为郡守”;在经济上,“凡州县官皆以本族人充之”。

隋唐历史评论_隋唐时期的人物评价_隋朝历史评价

开创了盛世局面

在经济方面,隋朝继续推行均田制,发展屯田,实行租庸调制。均田制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有利于抑制兼并,使广大农民摆脱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同时,均田制又是政府向农民提供土地的一种形式,有利于扩大政府的财政收入。在政治方面,隋初推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为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

三省之首的尚书省掌行政和军事大权,负责制定法令;门下省掌谏诤、封驳和审核诏命;内史省掌监察。

三省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这种组织结构使权力得到了有效的制约,避免了宫廷政变和大臣专权。

在文化方面,隋文帝杨坚提倡学习儒家文化。隋文帝还大力推崇佛教文化,为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朝历史评价_隋唐时期的人物评价_隋唐历史评论

总结

隋朝统一全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并对农业、手工业、商业进行有效管理;在文化上加强教育,开凿运河,修建长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隋朝统一的局面,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隋统一全国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及以后各朝代所继承和沿用。

隋唐时期的人物评价_隋朝历史评价_隋唐历史评论

参考文献

《隋书·百官志》,中华书局隋唐历史评论,1979年版。

《旧唐书·卷一百二·列传第六十八》,中华书局,2007年版。

《北齐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袁行霈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89年版。

推荐阅读:

舟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汇总时空定位原始社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材分析)

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隋唐大运河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