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文化在南方的幅射、传播中心是怎样的?
2023-06-18 10:11
一般认为,黄帝的出生地、归葬地、征战地、建都地均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河南新郑、陕西黄陵也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祭祀、朝拜圣地,黄帝文化的两个传播中心。上个世纪末以来,沉潜多年的浙江缙云又以异军之势突起,成为黄帝文化在南方的一个重要传播中心,影响远及海内外。
何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以为,这远不是什么人心血一时来潮,想造势就能一下造得起来的。缙云之所以会成为黄帝文化在南方的幅射、传播中心,是事出有因,有其来由的。其因由,似可概括为如下三点。
历史之使然
过去,人们习惯于认为在文明孕育、初创时期是中原一家独大,尽领风骚,四周多是些蛮荒不化之地。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早在五帝时期或更早,浙江的河姆渡文化以及继起的良渚文化,在许多方面并不比中原逊色,在某些方面,如稻作、蚕桑、制玉、城建、大型水利工程等方面,甚至还有所过之。夏、商、周三代,中原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无疑是走在前头的,但浙江等江南地区,也不是那么不堪,并同中原地区保持着频繁接触、交往。相传,“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因病亡死,葬会稽。”“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此类说词,虽非信史,却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越地与中原间早就有着交往、联系。这种交往、联系,并非平空猜想,而是有考古材料作为支撑的。如良渚文化在其发展鼎盛期的突然中断、消失,便引起一些学者的大胆猜测、玄想。有学者认为:良渚文化的突然消失,同公元前2000年前后发生的那场千年一遇的名曰“宇宙期”的灾变有关。当时,太湖平原的干凉期被暖湿期取代,土地沼泽化,聚落被淹没,良渚人被迫外迁,有的甚至远徙岭南或中原地区。考古发掘中岭南石峡文化和中原陶寺文化中突然出现的大量良渚文化因素,即可能与此有关。春秋后期,越国盛极一时,并曾一度北上争霸过。秦汉时期,越地更已正式纳入帝国版图。凡此皆表明,早在文明的孕育期和三代、秦汉,越地就同中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联为一体了。只不过那时,彼此间的联系还说不上多紧密,黄帝本人的形像、名声也还没有后世塑造的那么完美、高大。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事频发,北人大量南下,不仅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学术文化,连政治中心也一度南移了。正是在这次北人南移的热潮中,黄帝也随之南下了。唐末五代,特钱别是宋室南渡后,随着中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南移的完成,黄帝文化也就逐渐在南方扎下了根。
明清以降,中国的政治中心虽再次北向回归,但经济、文化重心在南方已成为不可移易的事实。这既有自然环境的原因,也是历史积淀的结果。黄河中下游同南方广大地区同属农耕文明,这是南方广大地区之所以先于北方、西部游牧文明地区进入中国版图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南方广大地区早在秦汉时期即已进入帝国版图,而北方、西部游牧文明地区则相对晚后些,有的地区一直要到明清时期才进入帝国版图。明于此,就不会对黄帝文化之所以会在南方得以早早植根并枝繁叶茂感到奇怪了。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黄帝与缙云有关联(传以缙云名官或以缙云为氏),各地以缙云名山者,浙江外尚有山东济宁、重庆北碚两处。后人为什么舍弃济宁、北碚而给黄帝选择了浙江的缙云作为他的另一个落脚点呢?古人自有他的考虑。
常理,要给老祖宗在南方找个窝,似须考虑两个条件或曰因素。一是须山明水秀,环境好。因为,作为后世子孙,谁不想给自己的老祖宗安排个好去处呢?缙云山水的秀丽自不待说,更重要是这里还有个奇异的鼎瑚峰,刚好能同仙化的黄帝炼丹飞升的传说挂上钩,这是其一。其二,须远近适中。既不能选在太热闹的大都会,因为,太热;闹了不利于把黄帝仙化、神化;又不宜太鄙远,如安排在塞外、云贵高原等过于荒辟的地区,那样黄帝又会太游离于人群了。而缙云就恰恰是这样一个风光秀丽、奇峰独具、远近适中的好地方。
大一统政治需求和人心认同的结果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文明不曾中断、硕果独存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上虽也曾出现过分裂、动荡,但统一始终是主流。众所周知,中国的宗教文化始终没有发育起来,没有出现过政教合一的王朝。在中国,家族意识、血亲观念一直比较浓重。儒家就是用“忠”与“孝”,把家、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伦理政治的建构中,对黄帝这个既是天下共主又是人群共祖的认同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东晋以来,黄帝在南方的影响虽与日俱增,但尚多依附于道教,武周和唐玄宗的以缙云名县和改“缙云堂”为“黄帝祠宇”,始标志黄帝信仰在南方激剧飙升和缙云作为黄帝文化南方传播中心地位的正式确立。自崇信道教的北宋英宗于治平二年(1065)下令将缙云的“黄帝祠宇”改名为“玉虚宫”作为道观后,黄帝信仰和缙云作为黄帝文化在南方的传播中心的地位虽然在官方的层面遭到打压而一度衰落,但其在民间却扎下了根,仍被信仰、崇拜,这种人心认同的大趋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把它从人们心目中连根拔除的。在中国历史上,某些最高统治者在一定时期,和某些地方政权在一定范围内,虽也尊崇过佛、道或其他外来宗教,但这终难成主流。我们这个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这个传统,离不开两位大人物,一个是孔子,另一个便是黄帝,长期以来,前者用思想的或曰精神的紐带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后者则用血缘的紐带把人们凝聚在一起。
语云,木有本,水有源。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如何继承、改造、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道教南方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任何历史问题的被重新提起,都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现实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崛起,海内外华人、华侨不禁重新想起黄帝,重新记起缙云这个黄帝文化的南方传播中心来,有关方面并决心把它做大、做强道教南方文化,努力把缙云打造成中国南方的黄帝祭祀中心,黄帝文化的幅射、传播、研究中心,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