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教 > 道教书画

精品文档|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隆重召开


2024-05-17 16:04

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PAGE / 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在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王作安今日,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名道教界代表相聚北京道教书画展讲话,隆重召开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总结工作,沟通阅历,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共商中国道教进展大计。我谨代表中心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吵闹庆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国道教徒致以真诚问候!2005年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以来,中国道教协会依据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旗帜,效劳国家大局,推动自身建设,团结协作,乐观进取,做了大量工作。支持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供给良好宗教效劳,呈现中国道教新的形象。拥护中心坚决处置拉萨“3·14〞大事和乌鲁木齐“7·5〞大事,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反对民族分裂和暴力活动。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制定发布?道教教职人员认定方法?和?道教宫观方丈住持任职离职方法?,组织实施道教教职人员认定和道士证发放工作。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海南、山西、贵州、吉林等地成立省级道教协会,标准传戒、授箓等教务活动,制定下发?关于道教教职人员着装事项的建议?,开展 “和谐宫观〞创立活动。

重视道教人才培育,抓紧中国道教学院新校舍建设,拟定?中国道教学院十年〔2021-2021〕规划纲要〔草案〕?,启动“本科宗教课试用教材〞编写工作,支持办好四川青城山道教学院、湖南南岳坤道班、上海道教学院和武当山道教学院,不断开拓道教人才培训新渠道。弘扬道教传统文化,举办国际道德经论坛,开展玄门讲经活动,举办“祈福中华,论道中岳〞系列文化活动,启动?新编老子集成?、?中华道藏?线装本大型古籍整理工程及“当代道教的社会影响力〞课题争辩,组织一系列道教学术研讨、音乐汇演、书画展览等活动。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南方雨雪冰冻灾难、西南地区旱灾和台湾“8·8〞水灾等灾区人民祈福解厄,组织捐赠约5000万人民币善款,发起“中华道教慈善行·帮困助学〞活动,支持甘肃天水修建饮水工程。保护生态环境,连续实施甘肃民勤“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工程,制定?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八年规划〔2021-2021〕纲要意见?,并在由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方案署共同主办的环境保护活动上发表,向世界呈现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才智。深化同港澳台地区道教界的合作,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沟通活动,紧密了两岸四地道教界的联系。

道教书画展讲话_书画道教讲话展示图片_道教书画院

扩大对外友好沟通,与30个国家和地区的道教组织和道教学者建立了友好联系,参与国际宗教对话,阐述中国道教的和谐主见,扩大了道教的国际影响力。总之,五年来,在任法融会长的带着下,经过第七届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中国道教协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推动科学进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乐观奉献,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确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道教是在中华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传统宗教,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打下了很深的烙印。?道德经?被道教尊为圣典,以尊道贵德为纲领,布满了生命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心的人文精神,其影响涉及全球,是被翻译成外文版本和语种最多的中国典籍。道教教理教义中包含着崇尚和谐、敬重生命、慈俭谦让、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很多重要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泉之一,也是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对现代人类社会仍旧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如何传承道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弘扬道教教理教义中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贵重理念,发挥道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乐观作用,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摆在中国道教界面前的重大课题。必需糊涂地生疏到,我国道教虽然不断得到进展和取得进步,但仍旧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方教职人员文化水平偏低、人才培育严峻滞后、道教组织很不健全、宫观管理体制不顺、道风建设力度不强、局部宫观商业化倾向明显等等,与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期盼还有相当距离,与道教自身所肩负的使命还很不适应。

对此不能麻木不仁,肯定要有危机感,树立忧患意识。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代表会议肩负着承前启后、振衰除弊的历史重任,期望与会代表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思考中国道教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进展方向,找准主要问题,确定工作重点,提出有效举措,努力开创道教健康进展的新局面。借此时机提五点建议,供与会代表和新一届中国道教协会理事会参考。一要大力培育人才。“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是兴道之基、弘道之本。要巩固确立人才优先进展的理念,把培育高素养人才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为把道教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乐观力气,为道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供给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依据“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起作用〞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宫观管理、讲经弘道、修持修养、学术争辩、国际沟通、道教训练、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道教人才队伍。要依据道教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培育良好环境,制定和实施人才培育工程,既留意内部培育,又留意外部引进。要集中力气办好中国道教学院,依据“尊道贵德,学修并进〞的办学方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培训质量,把中国道教学院真正办成我国培育道教人才的最高学府。

书画道教讲话展示图片_道教书画展讲话_道教书画院

要大兴学习培训之风,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建设学习型道教组织,提高教职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信仰素养。在首届玄门讲经活动根底上,广泛开展讲经沟通活动,大力提倡讲经说法风气,培育和熬炼出一批能讲经、常讲经的道长。中国道教界作为道教文化的传承人和守护者,要通过培育大批道风端正、学修兼备的高素养人才,提升道教队伍的文化品位、信仰层次和精神境界,在新世纪树立中国道教的新形象。二要创立和谐宫观。宫观是道教信众信仰皈依的场所,是呈现道教文化的窗口,是道众清修之地。道教的固本培元重在宫观管理,道教的持续进展重在宫观建设。要通过开展创立“和谐宫观〞活动,推动宫观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制订完善各项学习制度、清修规戒,探究丛林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相结合的宫观管理新途径。依据有关规定,认定道教教职人员,任免监院、住持,礼聘方丈。制定既承继传统、又适应当今道教进展的清规戒律,标准道众言行,整顿道风道貌,树立道门良好形象。依据国家宗教局公布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方法?,标准财务管理,用之有度,回馈十方,做到公开透亮?????,自觉接受监督。要秉承道教中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传统,抵抗打着道教旗号故弄玄虚、神乎其神、违反科学和道教正统传承的现象。

要以庙为家,但不能以庙养家,道俗有别,反对社会亲朋插手庙内事务。抵抗商业化倾向,提倡文明燃香,杜绝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把宫观建设成为环境幽雅、清净庄重、和合共住的道场。三要加强团结合作。道教是一个讲团结、讲和谐、讲慈祥的宗教。己欲立而立人,欲正人先正己,无欲而心自正,加强道教内部团结,是践行信仰、提振道风的客观要求。要加强道协和宫观领导班子的团结,有事情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解决,有责任共同担当,彼此相顾,恳切相助,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良好局面。坚决整顿长期内争、脆弱松散的领导班子,共同抵抗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以权谋私、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要增加中国道教协会与各地道教协会之间的协调协作,中国道协对各地道协要加强教务指导,主动搞好效劳,挂念解决困难;各地道协要热忱支持中国道协工作,自觉搞好协作,主动赐予支持,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把中国道教的事情办好。要促进全真派和正一派之间的和谐,两大教派同出一门,要彼此敬重,和谐相处,各展所长,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道教事业健康进展。四要主动效劳社会。发扬道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努力增加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

弘扬道教优秀文化,阐释道教教义教理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相融通的内容,发挥重生乐生养生的传统优势,促进人的心身和谐和社会和谐,为推动科学进展奉献力气。宣扬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的道教义理,提高环保意识,保护名山宫观,美化自然环境,营造人间仙境。乐观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连续开展养老助残、捐资助学、救助孤寡、施药治病、修桥补路、救灾救急等公益慈善活动,乐观探究效劳社会的新途径、新方法道教书画展讲话,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五要乐观扩大沟通。连续加强同港澳台地区道教界的友好往来,丰富合作内容,扩大沟通领域,共同进展道教事业,合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要发挥“同根同祖,道教的根在大陆〞的教缘优势,加大对台湾地区道教界的友好沟通,增进同台湾道教信众的同胞情、道友情,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扩大同东南亚国家和欧美国家的宗教文化沟通,参与国际宗教和平事业,呈现中国道教“崇尚和平、崇尚自然〞的文化魅力,增加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为天下太平、人类福祉作出独特奉献。党和政府将坚持贯彻宗教工作根本方针,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进展中的乐观作用。期望中国道教协会新一届理事会以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为新的起点,兴奋精神,团结全都,开拓进取,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引领中国道教健康进展,团结道教界人士和宽敞信众为促进科学进展和社会和谐、为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奉献。

推荐阅读:

黄信阳道长的厚礼,向中国年轻的道教领袖

(微拍公告)2016年10月24日微拍目

书画鉴真与辨伪、明清肖像画的演进与鉴藏

(蒙古记忆)中国丹霞——龙虎山

“崇道尚德与世偕行”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书

道教印章大全,揭秘所有印章的奥秘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