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百家学说

文艺学按中国文学-22荀子《西游记》(六小龄童版悟空)


2023-08-04 13:06

文艺学 按

中国文学-22 荀子《荀子》

中国文学系列文章根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及网络相关资料综合整理编辑

荀子最广为人知的思想,是其“性恶论”主张,还有那句至今常被提及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除此之外,荀子不论在文学史上,还是日常生活中,似乎并不常见,这大概与他常被后世学者抨击有关,也与他的学说在某种程度上“远离大众”有关。

荀子反对孟子的学说,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孔子传人,是儒家学者,但这一点被反复质疑,除了因为他学说内容以外,也因他的亲弟子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著名的法家人物,尤其是作为秦始皇身边重要的谋士、秦朝丞相的李斯,让他这个做老师的,很难说清楚自己与法家思想全无关系 而完全是儒家学者。

这让小编想到了悟空,悟空当年拜师学法术,临走时,菩提祖师对他的叮嘱:“说什么报答之恩,日后你惹出祸来,不把师父说出来就行了。”多多少少也道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学习学习学习久了,就容易变革、出新、分野。

荀子与诸子百家学说的关系_荀子对诸子百家的批判_荀子是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图|电视剧《西游记》(六小龄童版悟空)

本周目录:

周一至三:乔治·奥威尔:回顾西班牙内战

周四五:中国文学 荀子

周六:大众文娱、影视小说IP等话题

周日:原创故事连载《猫星》

运营编辑|铁锤青猫

日签|王大鹅、喵小憨

本文2154字,阅读参考时间:3分钟

荀子与诸子百家学说的关系_荀子对诸子百家的批判_荀子是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图|电视剧《大秦赋》

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著名弟子李斯、韩非、张苍,再传弟子贾谊。

荀子的儒家学者身份被质疑。因为荀子的两名弟子韩非、李斯为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张苍为汉初政治家、科学家,且荀子反对孟子学说,从现实主义出发,强调“性恶论”,这些都使历代有学者质疑荀子的儒家学者身份,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猛烈抨击。

李斯(秦朝丞相)的“帝王术”源自荀子。荀子曾入秦,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荀子著作:《荀子》。荀子的著作,在汉代流传的有三百多篇,经过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绝大多数是说理散文。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有所批评,并吸取百家学术的精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荀子》是其学说的集中体现。荀子另有一篇《成相》辞和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荀子的说理文擅长论辩,并尤以说理的清晰,论辩的透辟,逻辑的周密,在先秦诸子说理文中别具一格。而且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荀子与诸子百家学说的关系_荀子对诸子百家的批判_荀子是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图|电视剧《大秦赋》

荀子主要思想: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1. 自然主义天道观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荀子与诸子百家学说的关系,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礼论》)

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2. 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而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因为“性本恶”,所以,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但人人都能通过道德教育而成为圣人。认为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

这与孟子不同,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就是善的,而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

3. 成圣之道

就道德修习而言,荀子认为最高的要求就是“成圣”。圣人与普通人一样,只有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够成就自己。“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强调精神气质、文化教养,荀子学说有浓重的知识化、工具化的倾向,然而在追求成圣,追求贵族性的精神气质与品格的这点上,与孔子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荀子讲成圣,又希望借圣人的教化,使得社会大众得以转变性情,以至于善。

4. 礼法并举、王霸统一

荀子希望借助圣人的教化,转变百姓的性情。但是荀子认为圣人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他能够“使天下皆出于治”。

荀子的经验知识的立场使他得以面对现实,回到现实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的源出处。他注意到荀子与诸子百家学说的关系,人与动物的不同而且得以优异于动物的地方,是人能群,即人能组织社会。而人所以能“群”者,在于“分”。“分”即是建立社会等级,从事不同的社会分工,将社会协同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面对自然、战胜自然。“分”是组织社会的根本法则。而“分莫大于礼”。通过圣人的治礼作乐,将社会分为上下有序的等级,以解决基于物欲的争斗。“分”的标准就在于“礼义”,即封建的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关于分靠什么维系,荀子有两个说法:一是“分何以能行?曰:义”。一是“分莫大于礼”。显然前一种说法侧重于道德教化;后一种说法则侧重于礼法制度。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人性论出发,荀子提出了“名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以论证礼乐教化之必要性。

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结果。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

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因此,荀子常有“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礼法并称。在荀子那里,礼是介于义和法之间的一个范畴。在义礼并称时,礼多是指道德。在礼和法并称时,礼多指制度。荀子说礼是法之大分时,既是指礼为立法的原则,又是指礼作为原则的道德立场。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纯属利益分配的问题,还有一个道义问题;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等。但是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落。荀子可以说是顾及到现实的利欲追求和必要性而又坚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思想家。

“法后王”。荀子在历史观上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所谓“后王”盖指“近时”之圣王或可能成为王者的“天下之君”,即理想的最高统治者。他认为“先王”的时代久远,事迹简略,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荀子·非相》)即“法先王”必须通过“法后王”的途径才能实现。他主张“法后王”,又提倡继承“先王之道”,意在为封建统治阶级寻求理想的人格榜样。荀子批判以复古倒退为目的的“先王”观,指责“俗儒”们的“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杂学,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儒效》)。“法后王,一制度”即是把一切都纳入新兴地主阶级大一统的制度与范围上来。

“制名”统一思想。荀子提出“明贵贱”、“辨同异”、统一思想,以维护社会的秩序。“明贵贱”是指伦理和政治上的正名,使贵贱有等,亲疏有别。“辨同异”,是由伦理的正名发展到逻辑和法律的正名,要区别士、农、工、商的职业分野和各种等级称谓。使同类同情者,共约其名以相期。制名的原则:“同实同名”、“异实异名”、二者一致则用“共名”的原则,以及“约定俗成”、“稽实定数”的原则。

《荀子》32篇包括

推荐阅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