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课《周易》数理演化的理论基础
2023-07-02 16:02
第71课 《周易》数理演化的理论基础
《周易》关于数理的最原始描述是由太极“一”至两仪“二”,再至四象“四”和八卦“八”,表明了阴阳生化过程遵循二进制的数学推理,直至《周易》六十四卦的形成都是按照“二进制”数理进行衍算。
《周易•系辞上传》记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是《周易》关于数理的另一个重要论述,指出了“天数”(奇数)五个,“地数”(偶数)五个八卦数理基础,五个数字布列五个方位之后构成数理中的相合关系,天数累加起来是二十五,地数累加起来是三十,天地之数总和是五十五,据此形成的宇宙世界的变化、运动,可以通行“鬼神”。这里关于天地数的论述,又强调了“十进制”的数理衍算方式。由此可见,《周易》对于数理的论述涵盖了现代数学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衍算规律,阴阳生化是二进制,天地数组合是十进制。
除此之外,《周易》还开启了除法和余数的研究,经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八卦数理基础,分而为二,以像两,挂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像四时,归奇于扐,以像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又云“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这两段文字就是阐述计算大衍和《易》卦数字的具体方法,其中大衍之数用蓍草五十其中的四十九,将其分成两份,以取象“两仪”,再挂出一个取象“三才”,把这两部分四个四个的划分以取象“四季”,如果有不够四个的剩余数取象“闰月”;计算乾卦的数字为二百一十六,坤卦的数字为一百四十四,两项共三百六十,正是一年的日子。计算《易》上、下两篇的数字共一万一千五百二十,这正是天地万物之数。根据上述推理,可见“四”是成易的标准,天地之数(十)的存在和八个方位的变化就形成了卦象,因此八卦也成为天地之道的缩影。运用此法引而推之,触类旁通,天下具有生机活力的事情都可以推算。大家知道,数学是用于描述宇宙世界和预见宇宙世界发展的基础工具,而《周易》将数术的衍算运用于描述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创立了数学对方位、对季节、对物质变化的计算规律,这正是八卦数理演化的真正内涵。
推荐阅读:
上一篇: 云里雾里的八卦记忆口诀,值得收藏!!
下一篇: (每日一题)伏羲八卦对古代方位设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