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隋唐历史

(知识点)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23-10-29 18:06

隋唐以后掌管人口_隋唐历史上有多少人口_隋唐时期中国人口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能统一全国的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④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隋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统一后采取的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8、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灭亡的主要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太宗

1.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2.措施:(1)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最著名的谏臣:魏征)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三、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重用人才,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2.影响: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开元盛世——唐玄宗

1、措施:(1)重用贤能,姚崇和宋璟(2)整顿吏治隋唐历史上有多少人口,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繁荣:长安城: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诗歌特点

人称

李白

盛唐时期

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浪漫情怀

“诗仙”

杜甫

由盛转衰

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诗圣”

白居易

唐朝中期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类别

代表人物

著作

特点

书法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端正劲美隋唐历史上有多少人口,雄浑敦厚

柳公权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

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玄奘西行

贞观初年,玄奘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由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四、唐与新罗(朝鲜)的关系:新罗学习中国文化和制度。新罗物产局唐朝进口首位。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原因:(1)唐朝后期,统治腐败,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2.黄巢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疑难梳理:

1.唐朝前期为什么会出现繁荣而开放的局面?

(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基本前提和保证;

(2)重视政治制度的创新,推行的政策具有连续性;

(3)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治国有方;

(4) 采取平等的民族政策,对外开放交流,国内外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5)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2.唐太宗的治国方略、贞观之治的作用、启示?

(1)治国方略:

①政治方面: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如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敢于直言的谏官魏征,大将李靖、李勣。

加强中央集权: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精简机构。

②经济方面: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③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设立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把文成公主加入吐蕃,加强汉藏友好;

④对外交往上实行对外开放,友好来往。允许外国来唐学习,也派遣玄奘西游天竺。

(2)作用:唐太宗一系列措施,使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进入鼎盛奠定了基础。

(3)启示:治国要以民为本;重视发展社会经济;要不断创新与改革;实行开明、平等、友好的民族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等

3.我国古代促进民族交往方式与作用?

(1)方式:

①战争(西汉和匈奴之间、唐朝和突厥之间的战争等);

②设置管理机构管辖(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

③和亲(文成公主入藏等);

④册封(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等);

⑤经济文化交流等

(2)作用:促进各少数族的发展和边疆的开发;有利于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的统一;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

4.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与启示?

(1)原因:

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吸引力;

②唐朝的交通发达;

③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各国来华贸易;

④唐朝积极派人外出,加强交流,有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

(2)启示: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和平外交等。

5.汉唐时期在中外交往方面的不同特征?

(1)汉代以陆路为主,唐代海陆并举。

(2) 汉代以商贸为主,基本没有使臣交往;唐代使臣、商贸交往和文化交往全面展开。

(3)汉代商贸物品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4)汉代中外交往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6.唐诗繁荣的原因?

(1)唐朝大一统的社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2)魏晋诗歌发展,为唐朝诗歌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唐朝的科举制度极力推崇诗歌,自玄宗时起规定以诗赋作为进士考试的内容,以诗赋取士以蔚然成风。

(4)唐朝的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对诗歌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唐统治者采取了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易考知识:

1.隋朝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水。

三点——(中心)洛阳、(北)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杭州)

四段——(从北往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简记:永通邗江);

五水——(从北往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小试牛刀]说出左图A.B代表的地名和C.D.F.F代表的河段。

隋唐时期中国人口_隋唐以后掌管人口_隋唐历史上有多少人口

2.唐太宗的统治措施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也可以是“民本”思想、“存百姓”的思想等)

3.唐太宗时期的著名人才:

(1)魏征:有“人镜”之称,先后进谏200多次;

(2)房谋杜断:“房谋”指房玄龄善于谋略,“杜断”指杜如晦善做决断。

4.三省六部制:由隋朝创立,唐太宗时得到进一步完善(即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其组织结构见下图。

隋唐历史上有多少人口_隋唐以后掌管人口_隋唐时期中国人口

三省六部制组织结构图

5.对于武则天执政成果的评价:有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即一方面,继承贞观时期唐太宗的治国风格(称“贞观遗风”),另一方面,又为唐玄宗给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6.唐玄宗时期的名相:姚崇、宋璟

7.唐末三大弊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统治腐朽。

隋唐时期中国人口_隋唐历史上有多少人口_隋唐以后掌管人口

今日话题:

你还需要什么资料呢?

欢迎留言来聊

觉得这篇文章能戳中你的心,点亮【在看】

推荐阅读:

舟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汇总时空定位原始社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材分析)

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隋唐大运河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