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国保/传承文化——泉州古称“刺桐”
2023-10-18 13:06
守护国保 / 传承文化
—— 泉州 ——
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泉州古称“刺桐”,在阿拉伯语和西方文献中被称为塞顿(),建于唐代,此后经宋元明清,城市不断增筑、修缮、扩展。泉州不仅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宋元时期的泉州还被称为世界闻名的“东方第一大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的起点。
10-14世纪,即宋元时期,泉州在繁荣的国际海洋贸易中蓬勃发展,曾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多元文化交流荟萃、和谐共生,成为各国商旅云集、多元文化交融的港口城市。
如今,在泉州留下的相关遗存有港口、沉船、市舶司、瓷窑、瓷器等与远洋贸易相关的遗迹遗物,还有因对外交往、交流留下的文化遗存,其代表就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景教等宗教设施,它们反映出泉州一度汇集、融合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
泉州中外风格多元荟萃的聚落景观,展现出东亚帝国农业文明与世界海洋商业文明间的经济与文化发展观交流,背靠内陆、面向海洋,见证了积淀并传承至今的多元共荣海洋商业传统。
行程亮点
1. 特邀北京大学教授全程深度讲解!
2.依靠泉州世遗为您梳理宋元时期历史脉络。
2.泉州近10处世界文化遗产点和国保单位深度游。
4.轻松的行程+深度学习,漫步在泉州街头的 。
文化讲师
特邀北大教授
行程概况
D1
2月23日
星期四
泉州集合(集合日无集体活动;推荐泉州博物、金鱼巷、金鱼巷南音社)
D2
2月24日
星期五
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清源山石造像(国3/宋元)、洛阳桥(国3/宋)
D3
2月25日
星期六
天后宫(国3/南宋-清)、德济门遗址(国6/南宋-明)、开元寺(国2/南宋-清)、文庙(国5/南宋-清)、清净寺(国1/北宋)
D4
2月26日
星期日
九日山祈风石刻(国3/宋)、草庵(国4/元)
18:00 送达泉州晋江机场
行前预习
开元寺
国2/南宋-清
开元寺位于泉州子城西门外,南临城内东西向主街道,寺院由中路主体建筑群、东西石塔及东西两路附属族群等组成。始建于公元7世纪,10世纪奠定主体格局,至今保存着中国古代大型佛寺建造形制发展成型初期的典型布局,即在中轴院落的东西两侧另建塔院,14世纪后少有出现,非常珍贵。
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应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与寺院关联的割据政权统治者、宋元官方、僧侣、地方大族等人群对宋元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有重要贡献。
文庙
国5/南宋-清
泉州文庙及学宫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区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文庙是古代官方纪念和祭祀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场所,学宫是古代泉州的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作为儒学的传播中心,泉州文庙及学宫是泉州包括政府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些社会精英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年9月28日,泉州府文庙都会以最高规格“释奠礼”来祭祀孔子。每年的春节、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都会举行成年礼、拜师礼、毕业礼等活动,儒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延续。
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海上交通博物馆在东湖公园东侧,辟有“泉州古船陈列馆”、“泉州与古代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舟船世界”、“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陈列馆”等固定陈列及1个预约开放展览——“庄亨岱藏品馆”。
在这些展厅中,分别陈列着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除了一艘迄今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有数十根木、铁、石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16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数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洛阳桥
国3/宋
洛阳桥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桥,始建于1053年,1059年落成,历代修缮,至今保存完好。洛阳桥建造的背景是古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带给水陆转运系统的功能需求。
洛阳桥桥体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现存全长约731米,桥宽约 4.5米,主体桥段为47孔,有45座石墩,依托桥中部一自然小岛(中洲)而建。所有石墩朝向洛阳江上游的西侧均附有船形分水尖,而仅有南段3个石墩设东侧分 水尖。石桥梁板系巨型条石,桥面左右翼以望柱、扶栏。洛阳桥身、中洲及桥南北各设有一些附属构筑物或建筑物。桥身两侧设置宋以来各形制石塔7座,护桥石将军4尊。中洲上有中亭和西川甘雨碑亭。
天后宫
国3/南宋-清
天后宫位于泉州古城南端,南临晋江及沿岸港口,是祭祀泉州海神妈祖的庙宇泉州宋元古船历史遗迹,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伴随历代官方和民间对妈祖信仰的推崇,天后宫历经营修、发展,现仍保存了 16世纪之前已然形成的前殿后寝的布局特征。现存建筑群坐北朝南,总体呈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
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布局有山门、戏台、拜庭、天后殿、寝殿、梳妆楼,两侧为东西厢房、轩房、斋馆和凉亭等附属建筑将院落围合,建筑群用地面积约6800平米,是海内外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
德济门遗址
国6/南宋-明
德济门遗址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为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了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德济门遗址是宋元以来泉州古城的南门遗址,南面紧临着晋江。它建造于13世纪,14世纪中、晚期(元、明两代)扩建,沿用近700余年。
德济门整体格局上有过三次发展,德济门及与之相连的翼城始建于1230年,其时天后宫(顺济宫)、顺济桥俱已建成,这里成为进入城市南部商业区的交通要道。门址在元代1352年进行了拓建泉州宋元古船历史遗迹,明代增建瓮城,清代重修加固瓮城的墙基,沿用至20世纪中期,历时700余年。2001年经过考古发掘,完整揭露出13世纪以来多次营建遗迹。
清净寺
国1/北宋
清净寺坐落在泉州市涂门街中段上。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是宋元时期远跨重洋来泉州经商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的珍惜物证。
泉州清净寺是国内少有的用花岗岩和辉绿岩建造的礼拜寺,现存重要遗存有石构门楼、奉天坛等,呈现出鲜明的西亚伊斯兰教寺院特征。它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贸易繁荣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地区间密切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清净寺始建于公元1009年(回历400年),历代屡有修缮。寺院周边历史上曾是穆斯林聚集区。
草庵摩尼教遗址
国4/元
草庵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庵为草构,故名“草庵”。元代元顺帝至元五年(1339年)草庵崖壁雕刻摩尼光佛造像,并建石室。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具有三大价值特点:一是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作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具有珍稀性;二是摩尼教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珍贵物证,其与泉州本土文化的融合,体现出10-14世纪泉州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社会特质。三是保存了体现较为完整的摩尼教教义和仪轨的系列物证,是摩尼教研究的重要依据。
在1000多年前,泉州摩尼教徒特地选址在远离城区和海边的深山里,因为摩尼教宣扬“否定现实社会,寄希望于未来”的宗教思想,受到官方的压制甚至打击,所以一直以来教徒活动相对秘密,不敢在官方严管的郡城活动,因此选择在离泉州城区21.3公里,相对偏僻的华表山。一是华表山南连高州山、石刀山、灵源山,北接罗裳山、崎山、八仙山,腹地大,便于结社和活动;二是这一带有“泉南佛国”的宗教信仰基础,便于立足和扎根。
推荐阅读:
上一篇: 爱上一座城他乡亦故乡——在泉从事文物保护修缮的江西姑娘陈思
下一篇: 中华五千年朝代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