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当代社会

(每日一题)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2024-05-10 11:05

1、第十五章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第十五章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一节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背景第二节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表现第三节后现代社会理论2概 要3第一节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第一节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背景趋势的背景第一节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背景一、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二、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的社会背景 三、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的理论背景4一、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一阶段:从世纪年代到年代末,是社会学的奠基时期,以提倡 实证主义,主张 “普遍的和谐”,试图建立资产阶级人道教的法国学者孔德和信 奉进化论、有机论思想的英国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为代表

2、。第二阶段:从世纪年代到世纪年代,是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以 主张社会唯实论和集体主义论的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姆和主张社会唯名论、提倡建立 “理解社会学”的德国理论家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第三阶段:以年 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的出版为始点直至世纪 年代中期,这是社会学理论史上著名的 “帕森斯王朝”试图综合杜尔克姆、韦 伯、马克思、弗洛伊德等人在内的多家理论于一体、强调均衡与稳定的结构功能 主义独霸天下的时期。 5二、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的社会背景 (一)世界格局的改变 世纪年代以来,特别是年代中期之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东西方经过长期的对抗,都感受到这种对抗带来的巨大物质消耗和精神压 力,

3、人民深受其苦。于是,对峙的两极开始相互接触,缓和过于紧张的关系,以 响应大多数人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呼声。对抗的双方开始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反 省自己、认识对方,并在此基础上,修正甚至背离原有的教条主义模式,注意发 现甚至试图借鉴对方的长处。同时,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诸如环境保护、太空 开发、防止核扩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也需要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进 行合作,于是,一些跨国组织应运而生。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 “同类意识”、 “全球观念”。67跨国公司( ),又称多国公司(Multi- )、国际公司(Inte

4、 Firm)、超国家公司( ) 和宇宙公司(Cosmo-)等。70年代初,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组成了由知名人士参加的小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跨国公司的各种准则和定义后,于 1974年作出决议,决定联合国统一采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跨国公司作为在国内外拥有较多分支机构、从事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司,与国内企业相比较,是有其一些区别的。这些区别表现在:1、跨国公司的战略

5、目标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目的是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而国内企业是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2、跨国公司是通过控股的方式对国外的企业实行控制,而国内企业对其较少的涉外经济活动大多是以契约的方式来实行控制。3、国内企业的涉外活动不涉及在国外建立经济实体问题,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关系是松散的,有较大偶然性,其涉外经济活动往往在交易完成后就立即终止,不再参与以后的再生产过程;而跨国公司则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全面进行资本、商品,人才、技术、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动,并且这种“一揽子”活动必须符合公司总体战略目标而处于母公司控制之下,其子公司也像外国企业一样参加当地的再生产过程。所以,跨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必然实行高

6、度集中的统一管理。(二)学术界的反思理论界 这种日益增强的反省意识和开放态度也与老一代理论家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年轻 一代理论家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并成为理论界的主力军有关。这些年轻的理论家们 成长于后帕森斯时代,只从书本上偶尔感受到当年诸多理论家与帕森斯论争的情 景。作为论战的局外人,所谓旁观者清,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审视论战双方。另 外,他们一般也不会抱住某一教条不放,而更易于吸收各理论中他们认为合理的 成分。8三、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的理论背景(一)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综观帕森斯的全部理论,可以发现,他综合了杜尔克姆的社会整合、社会系 统与人格系统相互作用的思想,韦伯的 “社会行动”概念,帕累托的

7、社会体系均 衡论、否定单线因果关系的观点,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渗透的 思想,以及怀特海的 “分析现实主义”主张和马歇尔的经济理论等。帕森斯试图 由此构造一种统贯一切的多维的宏观理论。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没有能够 实现这一宏图大志,虽然他所创立的理论王朝持续了近年。 910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

8、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马歇尔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马歇尔特别关注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他把贫困问题归因

9、于劳动市场。在劳动市场里,非技术性劳动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的供给由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所决定,即工资水平上升时,人口增加,从而劳动供给也增加。但对非技术性劳动的需求却因为机械化而持续减少。供给与需求这两种力量是非技术性劳动的工资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缺乏技能和谈判力量的工人只会得到较低的工资,这导致穷人的健康和教育水平无法提高,他们的儿女也会有同样的遭遇。马歇尔把解决贫困的希望寄托于教育,他主张限制非技术工人的家庭规模和建立累进税制度,但不主张设立最低工资保障和工会。在宏观经济学方面,马歇尔采用了购买力平价的概念来解释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现实的变幻,帕森斯理 论中隐含的矛盾

10、和不足逐渐暴露出来,于是,在挑战者对不同方面进行的讨伐声 中,曾一统天下的帕森斯理论失去了先前的地位。作为对前一个阶段的否定,各 种微观的、个体主义的、片面的理论相继出现。其代表性的理论有上面提到的符号互动论、冲突论、交换论、常人方法学、文化社会学,等等。它们不是综合性 的理论,而是针对帕森斯理论某一方面的问题提出来的。由于挑战理论过于片面,因此在进行理论概括时,便往往陷入两 难的困境。对于社会现象,它们也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此外,它们之间的相互 争斗使理论越来越走上歧途。在这种情况下,综合便成了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 11(二)主流社会学理论的不足12(三)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复兴由于在反帕 氏的

11、战斗中及其后各流派相互攻击的战场上,欧洲社会学理论家介入较少,即使 介入,也只是处于论争的边缘,而不是交战的前沿,因此他们对于社会学理论局 势和各派理论具有较明确的认识,这使他们的理论在世纪年代以前便表现 出综合的倾向。此外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导论,欧洲原有的一些优良理论传统的复活,也使得欧洲理论具 有不同于美国社会学理论的特质。这些理论向美国社会学理论界的输入,对整个 理论的综合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314第二节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第二节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表现趋势的表现第二节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表现一、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主要理论流派 15一、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主要理论流

12、派 (一)新功能主义(二)新马克思主义(三)结构化理论 (又译构造论理论)(四)布迪厄的建构论的结构主义(五)当代符号互动论16(六)交换论 (七)冲突论(八)常人方法学(九)理性选择论(十)女权主义社会学理论(一)新功能主义进入世纪年代后,帕森斯理论 似又卷土重来,且有一派立场鲜明地打出了 “新功能主义”的旗帜,不过新功能 主义并不是要复活正统的帕森斯理论,而是要对帕森斯功能论进行扬弃,即亚历 山大所谓的 “重构”,也就是,一方面发掘和发展其合理的内核;另一方面明确 承认帕森斯理论的不足,对包括其核心部分在内的不合理成分进行批判,并在此 基础上公开引入其他理论,特别是向帕森斯理论挑战的各单维

13、、片面理论的合理 要素,将它们与结构功能主义结合起来。“其目的是要超越战后社会学的第一和 第二两个阶段,并在其间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全新的综合。” 因此, 亚历山大坦率地承认:“这种理论无疑与新理论运动中我的 对手们的理论有 共同之处,正如与正统的功能主义有共同之处一样。17在一般理论层次上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导论,主要涉及的是预设 (预先假设)、本体论与认识论、意 识形态、理论模型以及世界观等问题。新功能主义在这一层次上的综合,可以以 亚历山大为代表。首先,亚历山大通过对社会学经典著作的研究 (这些集中体现在其 社会学 理论的逻辑一书中),肯定了帕森斯对不同派别思想进行多维综合的方向与尝 试,同时,他也对帕

14、森斯理论的许多不足作了批判。其次,为了吸收、引进后帕森斯时代各种理论的合理因素,亚历山大又从预 设的角度对一些主要理论作了考察 (这集中体现在 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 理论发展里),他揭示了各单维理论的片面性和由此必然导致的自相矛盾及其 他缺陷。 最后,亚历山大等人将这些理论的 “合理”因素融进功能主义理论中,对传 统功能主义进行系统的重构。18在经验研究层次上,新功能主义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社会变迁、文化社会 学、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大众传播以及职业问题研究等领域。在这些领域 的研究中,他们对其他理论针对正统功能主义提出的批判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引 进了其他理论派别,特别是冲突论和互动论

15、的观点,如: 斯黙尔塞在 对 结构分化模型的评估:从世纪教育变迁的角度一文中,根据对世纪前 年英美大众初等教育系统的产生进行的研究,批判了帕森斯等传统功能主义者建 立与应用的结构分化模型,指出该模型假定一种占统治地位的价值体系在社会变 迁中保持不变,而各种制度的运行是否良好正是依据这一体系来判断的。19(二)新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兴起于世纪年代,在随后的年时间里,出现了许多 种不同 “版本”。虽然哈贝马斯的综合尝试在他的其他著作如 沟通与社会进化、现代性与 后现代性中也有所表现,但主要集中体现在其两卷本的 沟通行动理论 ( )一书中。在这部著作中,哈贝马斯既想继承和保持马克思关于解放全人 类

16、的思想,又要抛弃有关阶级觉悟和阶级革命的乐观主义立场;他既想引入韦伯 关于现代社会合理化过程的分析,又要避免韦伯对这种合理化给社会带来的不良 后果的悲观主义论调。因此,他将马克思的解放全人类的思想、韦伯的合理化分 析、米德的沟通理论、杜尔克姆的社会整合思想、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和关于社 会、文化和人格的三系统论、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等早期批判理论家的思想以及 常人方法学、现象学、符号互动论等理论的互动观点通过改造综合在一起,与韦 伯对行动类型的划分相对应,哈贝马斯也区分了四种类型的行动:( )目的性行 动; ( )循规性行动; ( )剧作性行动 (显然是戈夫曼戏剧论观点的变体); ( )沟通性行动。2021尤尔根哈贝马斯(德文原名:Jrgen ,公元1929年6月18日),德国作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出生于杜塞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矛盾。哈贝马斯认为知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三种旨趣(利益),相应也有三类知识,否认历史一解释知识、经验一分析

推荐阅读:

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如何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当代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

独特的文化传统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国情

80后婚姻家庭的新模式与新特点,你了解多

2016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

第二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之逆境中觉醒

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全新解读!

第五届上海“鲁迅文化周”活动在虹口举行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