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仙坟”还是“五祖坟”
2024-05-01 15:02
浏览量:2954次
在山东省文登市圣经山的山顶上,有一处景点叫“众仙坟”,据说是金元时期在此修炼的全真道士的坟墓。不过这些坟墓不是普通常见的土坟,而是石坟。其中一座石坟上阴刻着“众仙坟”3个大字,另一座的两侧分别刻有“出生入死”和“不自省觉”的题字。据说当时石坟众多,不过现在仅存5座。还有一种说法是,石坟原来就只有5座,是金元时期全真道士为了祭奠其5位祖师而建的,所以又叫“五祖坟”。到底是“众仙坟”还是“五祖坟”?让这些本来就与众不同的石坟又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些石坟最奇特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它们的形制,因为从外形上来看,这分明是5座石塔。每座塔都有塔基、塔身和塔顶,塔身上还有龛,与佛塔很相似。只是这5座塔相当粗糙,石块都没有经过细致的打磨,有的石块甚至不很齐整。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不事雕琢的风格与素朴自然的道家精神十分吻合,而且粗中有细,有的塔身上刻有花纹图案,可惜因为风化剥蚀,大多已模糊不清了。
除此之外,山东还现存有一座道教墓塔,而且是一座货真价实的道教墓塔。在沂源县大贤山上有一座迎仙观,该观在战乱中大部被毁,仅存少量建筑,九重塔是其中之一。这座塔是四角阁楼式,共有9级,故称九重塔。这座塔以前不为人知,其重要价值也是近年才刚刚为人所认识。与圣经山上的石塔相比,九重塔古朴典雅,显然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即便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之后,塔身上的线刻人物图像和花鸟图案依然相当清晰。更为重要的是,塔身上有铭文,对九重塔的来龙去脉做了详细的交代。根据铭文所说,九重塔是为纪念著名道士张道通而建的。张道通生于“前代庚戌”(890年),曾遇鬼谷真人,夜梦传授秘诀,后于大贤山建迎仙观,炼丹药施散四方;卒于金泰和六年丁卯(应为七年,即1207年,六年为丙寅),寿年318岁,弟子丁守全等为之建塔安葬,落款时间是金贞祐元年(1213)。由此来看,张道通应该不是全真教徒,那么,九重塔也应该不是全真教的墓塔。不过这种记述充满了宗教徒式的信仰色彩,不能轻易相信,需要辨析。
关于迎仙观,据说始建于唐代。如清康熙十一年修《沂水县志》卷一说:“唐羽士张道通,寿三百岁,作迎仙观,羽化于此。”清道光七年修《沂水县志》卷八也说:“张道通,齐人。天宝(742—756)时栖息于东莞织女山洞中,年三百岁,人作迎仙观于其下。”这些说法和九重塔铭文的记述一致,不过其中的张道通更像是传说中的人物,当地就流传许多关于他的神话故事。而在康熙《沂水县志》卷五中,则记载迎仙观“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金大定(1161—1189)年修”。笔者以为,这才是迎仙观创建的真实年代,始建于唐代其实只是传说而已,其创建者应该是全真教徒。王重阳于大定七年(1167)从陕西来到胶东创立全真教,到大定末年即二十九年(1189)已有2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全真教从胶东传到此地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从名号来看,“道”和“守”都是早期全真教徒常用的辈分。全真教徒尊张道通为迎仙观的创建者,并为他建造九重塔,目的应该是利用他在当地民间的影响,来吸引民众的信仰。所以,传说中的张道通虽然不是全真教徒,但九重塔确实是全真教的墓塔,而且就笔者所知,是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全真教墓塔。
塔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但不是中国本土的产物,而是一种舶来品。塔来源于印度,是佛教的产物,最初是用来保存或埋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佛物”或“舍利”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塔也来到了中国,并与中国固有的建筑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塔,点缀在佛教寺庙的内外。随着历史的演进,塔发展出了除佛教之外的多种用途,如风水塔、文昌塔、瞭望塔、航标塔、过街塔等,但佛教仍然是其最主要的用武之地。在佛教中,塔主要是用来供奉高僧大德的骨灰或法身的,这类塔的作用类似于普通坟墓,所以称为墓塔。圣经山上的众仙坟和迎仙观里的九重塔就是这种墓塔,不过不是佛教的,而是道教的,是一些道士墓塔。
说到道教墓塔,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是很陌生的。长久以来,在一般人眼中,塔就是佛塔,是佛教的专利,道教是没有塔的,不仅普通人这样认为,学界中的一些人也是如此。当年余秋雨的散文红极一时的时候,人们从他的《道士塔》一文中知道,原来道教也是有墓塔的,但对于道教墓塔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也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近年来情况有所好转,对道教墓塔的介绍多了一些,但严肃的学术研究少之又少,因此也出现了一些误判。比如学术界一般认为,道士塔应该出现于明清以后。但实际上,道教的全真派在其创立的早期就有建塔之举,众仙坟和九重塔的存在就是有力的证据。
不过,从早期全真教(主要指全真教主王重阳及其七大弟子即全真七子时期)的文献里我们也看到,在对待建塔的态度上,早期全真教曾经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王重阳的大弟子、全真教的第二代掌教马钰。他在一首词的“小引”里说:
师叔和公升霞之后文登圣经山道教文化,有临潼县开彩帛铺张公,久患治疗不痊。忽一夕梦见师叔,说以药饵治疗之法,问其姓氏,乃终南和先生也。觉来依此服饵,其病自愈。至甲午岁重九日,张公亲诣师叔坟前烧香礼谢,及立碣安于墓塔之上,因以词赠之(《丹阳神光灿》)。
这里的“和公”指的是和德瑾,王重阳在离开陕西之前,曾经与和德瑾、李灵阳二人一起修炼,所以马钰称其为“师叔”。从和德瑾去世(大定十年庚寅,1170年)到张公为其“立碣”(大定十四年甲午,1174年)这几年间,马钰一直在陕西住持全真教事,所以为和德瑾立塔这件事,应该是经过他认可的。但此后不久文登圣经山道教文化,马钰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他在另外一首词中说:
马风子,业障忒愚顽。不认洞天真供养,却迷俗礼假修完。心意怎清闲。 著外境,欲要塑师颜。建塔修堂并立石,不思施主出钱难。罪业积成山(《渐悟集》卷上)。
由此来看,马钰当时是想过要给师父塑像和建塔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实行,并且对这种想法进行了批判,认为这样做是一种“罪业”。这应该是与早期全真教的修行方式有关。王重阳在世时,要求全真教徒清修、苦行,他的七大弟子都是遵循他的教导修行的,而马钰是其中最坚定的执行者。从教义方面来看,道士死后建塔安葬是奢侈的表现,是与全真教清修、苦行的宗旨相违背的;从事实上来说,建塔需要财力的支持,而早期全真教徒不蓄钱财,一般也是建不起的。建造和德瑾墓塔的钱财应该是由信奉全真教的信众捐献的,所以马钰才会有“不思施主出钱难”的自责。
马钰之外,全真七子中谈到建塔的还有丘处机。不过,他所说的这座塔不是为全真教徒修的,而是他山东老家的百姓为他去世的母亲修的,他当时还在陕西修道。他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对乡亲们表示了感谢。由此可以看出,当时道士死后建塔安葬对普通民众来说已经不觉得奇怪,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了。那么据此也可以推测,这种现象在当时可能已经是比较常见甚至是普及了。和德瑾的墓塔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而马钰的反对并没有改变这种状况。尽管王重阳和全真七子在死后都没有墓塔,但据碑刻记载,在全真教的第三代即全真七子的弟子当中,就有死后建塔安葬的了。因为随着全真教的发展壮大,修行方式也随之而变,清修、苦行已经不是必须的了。不过,使全真教接受墓塔这种安葬方式的,还是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对它的深刻影响。全真教曾被称为“禅化的全真”,教徒死后建塔安葬只是其中的一个体现而已。
综上所述,众仙坟和九重塔这两处全真教的墓塔告诉我们,道教墓塔早在金代就出现了,这是道教在丧葬方面受佛教影响的结果,由此也可看出这两处墓塔的意义和价值。
山东沂源织女洞前的九重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