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当代社会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2023-05-22 09:07

一、当前我国的养老体系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1.家庭养老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的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赡养者疲惫不堪;加上“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2.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所以,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3.机构养老

在中国当代社会养老机构管理,传统的养老方式都是家庭养老,但是现代社会的种种行为方式和思考模式上的变化则向传统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于是,为了能让老年人的晚年过的开心,子女也过的顺心,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住进养老机构安度晚年。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更加全方位的更加专业系统的照顾。

二、当代老年人的三大养老需求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活方式的变迁,当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主要呈现以下三种需求特点。

1.安全的需求

专业养老机构能够带给老年人更加细致体贴的照顾和服务。比如更好的医疗条件,实行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制;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如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中风偏瘫、失明、聋哑老人,可以在养老院中享受到更加完备的疗养方式,更细致、安全的照顾和良好的服务,这样可以避免老年人再受二次伤害。

2.社交的需求

专业养老机构会向有参与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大量的社交选择;不用离开机构,就能做手工、打牌、听音乐、跳舞、玩游戏、锻炼身体等。并且,由于年龄相仿,老年人彼此之间会有更多的话题和共鸣,这样即拓展了社交圈,又能够缓解老人内心的空虚和孤独感,对老人的心理健康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3.健康规律的饮食起居的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逐年衰减,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这种情况下,应鼓励合理、营养且规律的进食,及时进行营养补充。专业养老机构注重老人的健康饮食,一般有专业营养师精心规划搭配一周食谱,通过合理膳食管理,在保证老人饮食健康的前提下,还能达到对老人的慢病干预效果,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和抵制疾病,从专业角度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大部分养老机构都会有自己的时间表,老人除了自由活动外,一般都会安排集体活动时间,让老年人有更加合理的时间进行运动、娱乐等。

三、养老机构发展的六大趋势

随着我国当前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及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变化,我国的养老机构也发生新的趋势变化。

1.中流砥柱: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机构投资运营主体

只有市场才能敏锐地捕捉到老年人的各种养老服务需求,并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来为老年人提供适合的养老服务。要大力发展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同时改革目前的公办养老机构。未来,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将逐渐成为养老机构的主体,养老机构的市场化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2.相辅相成:养老机构“养医结合”模式将更加紧密

未来,“养医结合”模式将成为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方向。所谓“养医结合”,就是将“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服务融为一体,“养”和“医”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养医结合”服务既能满足入住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又能满足老年人长期的慢性病管理、康复、服药等基本医疗需求。“养医结合”的模式可多种多样,既可以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务室、卫生所(室),也可以独立设置康复医院、护理院,此外还可以和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3.成熟与健全:成熟的运营模式与健全的服务体系让居住老人更安心

传统观念中,养老院仅为老人提供住宿和饮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养老院尤其是民营养老机构不断建设与完善。居住房间均配有电视、冰箱、空调等生活设施,公共活动中心有阅览室、棋牌室、理发室、健身房、康复室等,有的养老院担心空气污染还会引入独立空气新风系统。一般的养老院都具备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服务体系,从悉心照护到精神关怀再到一体化医疗,专业化的服务让入住中心的老人安心,让家属放心。‍

4.投资领域:“服务”+“地产”

(1)全过程的养老服务

从老年服务到临终护理的全链条养老,满足健康老人、介助级老人、介护级老人、特级护理老人的全方位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养老服务细分方向的发展,不断促进了新型养老服务的成长。其中养老护理服务、老年日用品领域、养老文化娱乐、养老金融保险、老年教育市场等都是投资的重点方向,渗透老年人的产品需求、服务需求、人际需求、精神需求、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六大功能需求。

(2)多样化的养老地产

我们认为养老地产按机构类型可分为养老机构、养老社区、综合性养老基地。养老地产的主要开发模式上可分为五类:第一,候鸟式养老,主要是针对季节性养老人群,去南方过冬去海边避暑等,例如海南博鳌乐城;第二是活力型养老,主要是针对身体较为健康刚步入养老退休队伍的老年人,更需要的是富有活力的生活方式,例如德国上海奥古新诺颐养中心;第三是农家式养老,寄住在农家庭院里,享受优美的环境以及怡然农家乐生活状态,例如浙江省天目山地区农家寄养式异地养老;第四是高端养老,主要是外籍人的父母以及国内的“三高”(高干、高知、高收入)老人当代社会养老机构管理,为其提供优越的生活居住以及养老服务条件,例如新华锦长乐国际颐养中心等;第五是医护养老,主要是对于疾病老年群体提供治疗疗养功能,例如北京小汤山养老院。

5.投资主体:“内资”+“外资”

据估算,我国养老市场规模在2030年有望增至13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社科院老年研究所)。近年来,国内资本中的传统地产开发商(目前有80多家房企进入了养老地产的领域,万科、保利、远洋、复兴等)、险资(泰康人寿、中国人寿、太平保险等)、上市公司(海航、凤凰股份、雅戈尔等)纷纷高调宣布进军养老产业,不少央企,如中石化、首钢、中信等也纷纷布局养老产业。

另一方面,受市场前景吸引,众多外资养老企业也纷纷瞄准中国市场,试图在中国打开“银发产业”蓝海。如在老年用品方面,美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开始关注中国老年营饮品研究,金佰利公司已开始挖掘国内成人纸尿裤市场,养老地产方面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经营性养老服务机构上海凯姜展老年护理有限公司、日本维斯福祉有限公司等都在中国加紧布局。

6.投资模式:“资本”+“运营”

纵观所有养老产业投资情况,主要的投资模式为资本输出和运营管理输出。国内外保险业、房地产业、银行业、风投机构以及其他投资机构,成为养老产业注资的主要力量。

伴随着养老地产开发的逐渐成熟,养老服务运营机构也应运而生,与养老地产相辅相成融合发展,我国传统养老机构主要由政府主办,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市场不断扩大,养老机构专业运营企业不断增多,如上海亲和源、康乐年华、椿萱茂、金太阳等。同时,我国养老服务运营市场也受到了国外发展成熟的养老服务机构的关注,品质卓越的法国养老服务、细致高端的日本养老服务等都开始了中国市场的角逐。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扣将超过3亿,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中国的养老产业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养老产业模式,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推荐阅读:

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如何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当代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

独特的文化传统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国情

80后婚姻家庭的新模式与新特点,你了解多

2016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

第二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之逆境中觉醒

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全新解读!

第五届上海“鲁迅文化周”活动在虹口举行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