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里的八字都还没一撇,不知春去几多时
2023-06-13 11:22
在我读中学时班主任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源头在《易经》,它是群经之首,自那起我就对《易经》抱有与敬畏之心;再加上自己祖上爷爷本身就是易学从业人士,于是我在日常出差逛机场书店或是周未到图书馆总会有意地走到古籍书架,无知不觉间我的个人书架上已多出了近二十本关于《周易》的书。也许,大家定会认为我看了这么多关于《易经》的书,对它的研究一定很深了。说实话在2013年之前对它还只是一知半解,说俗一点就是八字都还没一撇。每次一打开《周易》,“卦辞”、“艾辞”、“彖日”、“象日”。。。。。。把我搞得云里雾里; “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难懂的卦辞、爻辞还把我搞得与金庸小说中的“降龙十八掌”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好长一断时间我都没兴趣碰它。
河图
洛书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我不知道南宋叶采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触,我一点都感觉不到学易的乐趣。《伦语》里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是五十以后才学《周易》易经八卦入门学习知识汇总,我对难懂深奥的《周易》更加敬而远之了,也许我与它真的缘分还未到。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2013年秋月老家族里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其间族中几位德高望众的前辈提出重修《余氏族谱》事宜(目前村中族谱已近200年未重修),众族人欣然允之。因我会电脑设计排版,有幸成为了修编族谱的成员之一,我为自己能参与到了这项伟大的工程而自豪。
族谱里《易经》在古村布局上的运用
翻阅老祖宗留下的活字印刷旧谱,拍照、整理,并不是我想象的这么简单,某某山,某某向,某某水、某某星、某某时等,同时还有明清时期村内的九宫八卦地形布局图,水口、砂、向、星等,再一次将我搞得云里雾里。族里长辈说,要搞懂这些让我先研读一下《易经》。就这样我强迫自己再次拿起了《周易》。这次我吸取了以往的阅读经验,不去直接读卦辞艾辞,而是从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开始,从认识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八卦在自然宇宙中的类象、代表的家庭成员、人体部分等的象征意义等,以及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九宫八卦的各方位、数字等,渐渐地找到了一些感觉,我逐步地走进了易学的世界里。
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了学习易经的一些心得。在古代不同的时间段有只认同易理或是只学习象术的。我觉得这样有些片面,最好还是两者同步进行,因为这样做有两点好处:第一,学习易理可以正心、正念与正行,而学习占卜象术又可以加深对卦象艾辞的理解;第二,可以让你更快记住64卦的内容,如果直接去记64卦的卦象图形、卦辞、爻辞是非常困难的,就算是你背熟了卦序歌也无济于事。通过学习易理与占卜,我用了2至3个月的时间熟悉了64卦的图形组合,以及每一卦的核心要领。
周易图解
那段时间我包里随时装了一书《周易》书籍,一有时间我就会拿出翻阅,我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人际交往中的发展与《周易》的卦辞、艾辞结合起来,我发现书上的注解非常有道理,我也学着上面的方法用噬草进行占卜,神奇的是它们都一一灵验了。我惊叹伏羲老祖的创造力,更佩服周王文的智慧。我对《周易》有些痴迷了,每天我都会将当天要做得得比较重要的事进行占卜,然后再翻阅卦辞、解读艾辞,进而带着日常事物的变化与联系去学习周易,我顿时云雾大开。
从乾、坤、离、坎、巽、震、兑、艮再到十二消息卦再到《易经》的“屯、坎、蹇、困”四大难卦,再到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二十四节气等等,在族中前辈的指引下,结合自己这近四十年的人生阅历,我对《周易》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像社会上流传的一样是一本占卜算命的书,而是一本揭示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规律之书,是教导君子修身、为人处事之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预测未来世界的奇书,它太伟大了,《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真是当之无愧。
易经八卦自然界类象
通过对《易经》的认识与了解,我对中国的传统堪舆学也有了全新的认识。真正的堪舆不是迷信,它结合了自然科学、天文星象学、地理学、建筑学、园林景观学、心理学、美学等为一体的环境建筑学,之所以现代人认为它是迷信,主要是它是哲学的、抽象的,目前还没办法用现代的数理公式去论证它,再加上一些心术不正之人利用它来欺骗普通民众,甚至非法获利易经八卦入门学习知识汇总,这样就给《易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我愿用余生之精力,致力于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应用,我相信中国文化一定会走向世界,泽福万民。
推荐阅读:
上一篇: 易经入门学习详解,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