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两晋南北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乱世时期,三国鼎立示意图


2023-11-02 16:05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在这个单元的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单元导读。

南北两晋是什么朝代_南北两晋朝_两晋南北朝16

单元导读

专栏中所使用的地图:;史图馆出品。前四课: (顺序是:4,3,2,1)

2C,3C之交,军阀混战,东汉名存实亡。AD207,刘备拜访隐士诸葛孔明,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他成功预言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乱世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最大的特点就是乱,不过跟着时间,一点一点走,就会清晰很多。

我们从公元247年开始。

图1-8 三国鼎立示意图

我这插一句,按理来说西晋东晋十六国应该放在一起,南北朝应该放在一起,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还是按着教材走吧….

显然,这时候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

AD220 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AD221 刘备称帝,国号蜀(或者蜀汉都可),定都成都

AD222 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就是现在的南京)

在这之后,诸葛亮进行了数次北伐,还有给后主刘禅上《出师表》,都成为佳话….

注意:曹操没有称帝,蜀汉与前面的东汉西汉都不同,不要记混。

其中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占据上风。吴,蜀汉两国则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治理。如230年,孙权派船队前往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63,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三年后,他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实际上这时候魏国皇帝就是傀儡)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这人大肆分封同姓诸侯。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诸侯王,手里有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渐强大。晋武帝死后,这些诸侯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主要在洛阳一代展开,先后持续16年。

好巧不巧的是,内迁的少数民族被卷进来了,而且还主导了局势。占据主体的有匈奴,羌,氐,羯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316,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灭了。之后,少数民族建立起多个政权,和汉人对峙。史称五胡乱华(有的老师可能讲的是永嘉之乱)。

我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但是这一次,直接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人口南迁的高潮。之前的山东山西地区变成了战场,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这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加之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而且南方本来就蕴含着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所以,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了。

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在南方出现了大城市。

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和汉族交融。

317,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的政权先后被几家南逃的北方高门士族所把持,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士族: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经济,政治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这其实反映了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了。

我们在这里插入一下九品中正制吧。

东汉末年开始到隋朝结束的九品中正制,贯穿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位是靠评定来获得的,评定的标准有三项:门第,道德,才能。负责评定的这个人叫中正官,由各郡推举一人为大中正,县里面的为小中正。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下发人才调查表,各地大小中正依据该表给人评价,每一个标准分为上中下三等,共九等,对应一品到九品官,最后由吏部判断录用与否,称为九品中正制。

这项制度为官吏选拔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标准,但到了后期就变味了,出现了“累世公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变得只看门第了。这些士族子弟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再加上争权夺利,导致西晋国力日渐衰弱。420年,刘裕夺取皇位两晋南北朝16,建立刘宋,此后170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这四个加上之前的吴和东晋,合称六朝。

南北两晋是什么朝代_两晋南北朝16_南北两晋朝

图1-9 南朝陈示意图

显然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接下来我们来说十六国与北朝。

当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15个王朝,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统称十六国。

南北两晋是什么朝代_南北两晋朝_两晋南北朝16

其中的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在长期的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完全打破,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两晋南北朝16,民族矛盾尖锐。同时,南迁的北方人无不希望晋朝恢复中原,但是晋朝吧偏安东南,这种事也难说。

注意,大部分内迁的少数民族都仰慕中原文化,于是他们或多或少会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而内迁各族的文化也影响了中原文化,如胡床,方凳(就是今天的板凳)都是从少数民族传入的。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开始学习经营畜牧业,而少数民族逐步由游牧转向农耕生活。

(政治必修三说什么来着,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人口迁徙对吧.jpg)

4C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轻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那时候,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383年,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拼凑了步兵60w,骑兵27w,浩浩荡荡南下,想要灭亡东晋,统一全国。但是,由于内部各组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4C末(为什么初中的书和高中的书在同一个王朝的时间表述竟然不一样,初中的书是4C后期,惊了)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统一北方。

图1-10,图 1-11 前秦和北魏示意

南北两晋是什么朝代_南北两晋朝_两晋南北朝16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秦昭宣帝建元十九年

南北两晋是什么朝代_两晋南北朝16_南北两晋朝

魏孝文帝太和十年,齐武帝永明四年

5C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魏孝文帝改革。

这个是我们选修课里面将要探讨的内容;我这里简单的提一下。

三国两晋南北朝很乱,坚持住。教材的梳理思路是,三国-西晋-东晋-南朝的南方先讲,从东晋那拉出来一个支链,讲十六国-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有以下:

1 北魏凭借武力统一北方,主要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持政权,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完善和欠缺的地方,阶级矛盾激化。

2 民族交融不充分,民族矛盾激化。拓跋部进入中原地区相对较晚,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

南北两晋朝_南北两晋是什么朝代_两晋南北朝16

3 北魏统治者为争夺土地,人口,财产,热衷于发动战争。

这几个矛盾,搞到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北魏迫切需要改革。

我们这里不可能全部讲完,我就讲三点 1 均田制(从北魏开始推行的,抑制土地兼并)2 租调制 3 移风易俗方面的措施。

1 推行均田制

当时,中原地区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485年,冯太皇太后,孝文帝颁布命令,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得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抑制了土地兼并。然而,授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定额租调,并且要服徭役和兵役。

主要内容如下:15岁以上男子售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无桑田。年满70岁或死亡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限制买卖,露田不得买卖。

2 推行新的租调制

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的租调。

具体地说,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diao,入声)

这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上的混乱情况,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原来逃避政府,受庇于豪强的农民转变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这样,国家的租调收入大大增加。

3 推进民族融合做的努力

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为此,他推出了以下若干措施:易鲜卑服,禁鲜卑语;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实际上这里学习了汉族的门阀制度,这个先略过,如果你做题有涉及到门阀制度的话可以直接跳了或者这一问空下,哪怕抄答案也可以);通婚姻,改籍贯等。

在定门第等级中,书上提到了这么一句: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这其实是北魏学习汉族门阀制度的体现。门阀制度,是指封建社会中由世家显贵地主把持朝政,操纵政治的社会现象。在门阀制度下,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高门享有种种特权,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北魏孝文帝向鲜卑贵族妥协的措施,侵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

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打下了历史基础。

6C前期,北魏发生动乱,这主要是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掀起暴动,导致北魏覆亡,而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地反复。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被北齐和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成北朝。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于589年统一全国,开启了隋唐盛世的序幕。

今日小问答

两晋南北朝16_南北两晋是什么朝代_南北两晋朝

这还没完,还要有一篇。下一篇主要介绍儒学,佛教,道教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和中外文化的交流,这三个内容。然后,我们才能开始隋唐盛世。

推荐阅读:

中国法制史第七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 2016年六安事业单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