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上古历史

“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二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开幕


2023-07-07 11:08

6月19日,“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二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开幕式上,上海市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深化考古合作交流框架协议》。

一市三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考古工作、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为引领,通过联合发掘、合作办展、技术协同、人才交流等方式,加强考古领域合作交流,强化长三角地区考古领域的文物、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配置能力和联动效应,共同探索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新方法、新路径,着力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前沿阵地,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新思路。

“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二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是国内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明大展。

此次展览聚焦距今5800年到4300年的长江下游地区,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文明第一个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汇聚全国19家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358件,其中,90%以上为珍贵文物,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上古历史的考古,以考古实证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

四大版块

实证中国五千年文明史

展览从古国、稻作、手工业和玉器四大版块讲述文明的故事,带领观众穿梭时光,走近东山村、凌家滩、良渚、福泉山等著名考古遗址,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

一、古国文明

考古资料证明,距今6000年前后的中国正处于文化相互作用与文明的形成期。距今5800年,在长江下游流域的一些聚落群中首次出现了超大面积的中心性聚落,社会步入“古国时代”。5300年前良渚文化最终强势崛起,覆盖长江下游大部分区域,并在浙江余杭规划建造了核心都邑——良渚古城,形成以稻作农业为基础、玉为政治纽带,标识着权力与信仰的独特文明。

重要展品

凌家滩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重达88公斤的石猪,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最大和最重的猪形石雕。猪的嘴、鼻孔、眼、耳俱全,并有一对獠牙,形态十分逼真。

出土于反山王陵的良渚“三大神器”——“琮王”“钺王”和玉权杖在这一单元得以同框亮相。器物上多组完整的“神人兽面纹”图像令人惊叹,反映出良渚文化微雕技艺之精湛,同时也是良渚社会最高的权力象征。

二、稻作文明

作为稻作传统起源地之一,长江下游区域的水稻生产及耕作模式在崧泽·良渚文化阶段获得了迅速发展。到了良渚时期,以犁、镰、刀为代表的石制农具被系统性地广泛使用,成规模的水田管理技术已经成熟。此外,先民通过捕猎鹿科动物和饲养猪来获取肉类,通过渔网等获得水产,用以补充蛋白质。

重要展品

点种棒、石犁、双孔石镰、五孔石刀、石铲、石耘田器、玉镰、玉耘田器等农具,猪形陶尊、狩猎纹陶罐、鹿钺纹陶尊、鱼纹陶盆、豚形灰陶壶等带有动物形象的陶器。

猪形陶尊

玉耘田器

三、手工业文明

长江下游地区依托发达的稻作经济,一部分人得以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成为专职的手工业者,手工业成为一个独立生产部门,在支撑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上也越发显著。崧泽时代,手工业产品最突出的是陶器和玉石器,到了良渚文明时期,在玉石制作、制陶、纺织、漆木、制骨等多领域都取得了空前发展。

重要展品

出土于浙江嘉兴大坟遗址的崧泽文化人首陶瓶,造型奇特,为国内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首见,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出土于上海福泉山遗址的良渚文化带盖细刻纹双阔把陶匜,满饰细刻鸟纹图案,尽显制陶业发达。

出土于反山王陵的玉织机端饰,是我国迄今最早的完整原始织机实例。

四、玉器文明

长江下游早期文明的最重要特征就是玉器文明,开创性的礼玉制度对后世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崧泽时代,玉从简单装饰用途向着代表身份、等级的玉礼器发展。良渚文明对于玉器的热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们用玉来划分等级、区别身份、显示权力,创造了琮、璧、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玉礼器及其背后的礼仪系统,最终形成了一套不同阶层人群的用玉制度和社会规范。

重要展品

出土于凌家滩遗址的玉鹰,为“鹰-猪-太阳”合体的器物,造型独特,内涵丰富。

出土于赵陵山遗址的透雕玉人首形饰,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珍品,乃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鸟兽图案透雕精品。

出土于福泉山遗址的象牙权杖,堪称史前最美的象牙制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基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及“两个结合”立场,本次展览的举办是上海博物馆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重大理论的积极呼应上古历史的考古,通过对考古出土文物的研究阐释和活化利用,以展览为载体,充分展示我国长江下游早期文明的一系列考古新发现、新成就,同时,明晰地回答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五千多年前,长江下游先民就已创造出比肩世界的辉煌文明,建立了东亚最早的区域性国家,并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长江下游是中国早期区域文明发展高度的最典型代表,深入探讨其演进过程、特点及影响,将对深入了解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探讨中华文明的特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认清中华文明的来路,才能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获得文化自信,在厚重而深刻的历史中把握发展规律,带领观众找寻关于文明定义的中国答案,这是博物馆人的使命担当。

此次展览以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代表性纹饰和器形为脉络,推出“‘纹’以载道”“藏礼于器”“寻源奇想”三大系列近40种文创产品,观展的同时,也可以带一件文创产品回家哦!

考古系列盲盒

神王雪糕

观展提醒:为确保文物安全,并为观众提供良好观展体验,此次展览将实行全预约制入馆参观,请各位观众提前在“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

推荐阅读:

失传的4大奇书《太公阴符》和《青囊书》

夏史探原历史与考古学者之间的对话学术研讨

跨越千年的两汉时期古城遗址将揭开神秘面纱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