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嫦娥的诞生意象与远古神话
2024-01-30 15:00
中国人对于月亮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在远离家乡时,月亮成为人们寄托并传递思乡之情的首选渠道;在提到最向往的神秘圣地时,人们的选项永远有一个叫做“月宫”;在想到美人时,嫦娥是永远亘古不变的话题。
一.嫦娥的诞生意象与远古神话
“嫦娥”形象的诞生时间几乎可以确定是在战国初年。诞生之初,嫦娥的形象便被大致的固定了下来,其中的关键信息便是“偷食不老药,立地飞升至月宫,从人类的肉体凡胎中脱离出来,化为神仙”。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凭借超现实的想象力所构建的神话世界,这个世界体现出的正是人类的原始欲望。
那么,什么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呢?长生不老,不死不灭。成功的人,如皇帝、如富豪,为了能够永远享受这种强大力量和获取的福利,一定会想要延长自己的寿命,更长久的享受这种巅峰状态;没有获得伟大成功的人,也会想要延长自己的寿命,以获取更强大的力量来获得人生的成功。这种想要长生的原始欲望神话传说中嫦娥是如何用,根植于每个人的思想中,而“嫦娥奔月”的故事的出现,恰恰证明了古人们对长生的不断追求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厌恶与回避。
a。在古人的世界中,人们无法理解生与死,特别是死亡,将其视作灵魂从身体中剥离出来,甚至创造出了地府与六道轮回,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根源于人们对死亡的不解与恐惧。
而之所以嫦娥是以女性形象出现,这是因为女性对生命的敏感程度是天生具有且男性无法与之相比拟的。古代的女性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之后,生存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创造生命、养育生命,因此对于生命的逝去,女性同样是敏感的。同时,女性对于生命循环的这种特性,是一种男性无法企及的永恒存在的神性,长生神药,似乎是注定属于女性的。
嫦娥人物形象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奔月”,一个是“为月精”,二者之间呈现的是递进关系,前者的发生才使得后者出现。关于嫦娥的名字,她又叫姮,无论是哪一个,都有长生、永恒之意。嫦娥的官方形象是作为月神存在的,而在先民的眼中,月亮是永恒存在的,因此作为月神的嫦娥同样有着长生的涵义。同时,由于月亮的特性,也决定了长生与女性之间的联系。
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出现理性思维并一步步走上高潮,对世界的探索从构成开始,其中最重要被普遍认可的就是阴阳之说与五行之说。在阴阳之说中,从这两个字就能看出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月亮与太阳,月亮毫无疑问是“阴”的代表。而在阴阳学说中,男性常常代表阳,女性代表阴,与前者相结合,用女性的形象来作为月亮的代表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次,女性与月亮的运行规律也十分契合。《周易·系辞上传》中记载到:“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为难,坤道为女”。女性与月亮最紧密的联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女子的月事。
石器时代时人们就发现,女性的身体会呈现出一种不可捉摸、但又十分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周期恰恰与月亮的盈缺一致,所以古时被称之为“月食”、现代被叫做“月经”。这也揭示了女性与月亮之间神秘的联系,以及先民们因为这种联系而诞生的崇拜之情。
在原始时代,人们虽然诞生了基本意识形态,但是意志上仍旧处于蒙昧状态。对于先民们来说,“万物有灵论”是一切意识的基础。神秘、不可思议的大自然,让先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从而诞生了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
由于女性在族群繁衍的过程中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使得人们对于大自然与女性崇拜以期自己能够拥有同样的永恒性。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能够成为第一个人类群体社会的原因。“女性为本神话传说中嫦娥是如何用,男性则是衍生物。”
所以,图腾崇拜中,女性就处于神灵地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月亮永远是“大阴之精”,女性从生理生殖层面上升到文化心理层面,自此,便有了客观的普遍意义。
二.《聊斋志异》嫦娥形象新解
在关于嫦娥的神话传说中,嫦娥的形象始终是十分凄美的悲剧形象。包括后世的大部分各种文学作品、衍生作品都没有脱离这个基础。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非常与众不同。蒲松龄大胆创作了一个嫦娥被贬到人间、嫁人生子的“奇幻”故事。
蒲松龄笔下的嫦娥,有两大特色:一是善于谐谑,二是有情有义。
《聊斋志异·嫦娥》中的嫦娥抛弃了以往冰清玉洁的有些木讷的形象,极其富有生活情趣:既可以效仿飞燕掌上舞,又可神似贵妃醉酒。万种风情,使得男主角宗子美为其神魂颠倒,念念不忘。
除了男主角以外,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这种新奇有趣的感情的描写和家庭生活的描写,在当时来说都是十分独特的。当然,这其中最独特的是对于以嫦娥为代表的女性思维、女性对自我的限制的突破。突破了封建礼教为女性设下的一层又一层的枷锁,打破了闺闱生活的苦闷与压抑,重新赋予了女性生活新的生机。
蒲松龄先生所塑造的嫦娥形象,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不再是高高在上、不近人情、没有七情六欲的仙女,她更加的人性化、世俗化 、人情化。这是一种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化。
三.结语
中国人对于月亮的追求历经数千年,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执着。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作为月神的嫦娥的神话才能经久不衰的流传下来。嫦娥的形象蕴涵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心理和生存经验。
之所以称嫦娥为“失落的女神”,是因为其出现的年代正是女性地位大跌后的“黑暗”时代,嫦娥的出现就似一针强心剂,让女性们从神话中找回自己的自信、和真实的过去,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
参考书目:
[1] 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 珍尼特·海登:《妇女心理学》,云南出版社,1986
[3] 恩斯特·卡希尔:《神话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推荐阅读:
上一篇: 嫦娥奔月不死药,嫦娥和后羿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