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2023-07-04 09:02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综述主讲人:李庆华手机:*******8832邮箱:密码: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一、社会思潮研究的意义和指导原则近3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开放的日益扩大,国内形成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随之,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的社会思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社会思潮,是一个现实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课题,要深入地研究这个课题,首先要从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一)1.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有助于拓宽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领域。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内容丰富,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可喜的成果。在这个工程提供的成果的基础上,把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分析、批判、吸收、借鉴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的有关内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关联上,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提出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科学研究,作出有充分根据的理论论证,必然有助于拓宽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领域。
2.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任何理论的建设和发展一样,归根到底来源于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及其经验的积累,来源于自然的、社会的科学的发展。实践的、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一些进步思潮,一些在历史上对人们的认识起过重大影响作用的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条件。研究和分析社会思潮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对于进步思潮中合理的、有价值的成分加以吸收,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对于错误思潮的批驳和抵制,可以使马克思主义者获得锻炼,也可以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证更加深入,作出创新的科学结论。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给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同各种社会思潮发生碰撞,因此研究、分析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科学地回答它们提出的问题,必然会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3.研究当代思潮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共领导人民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增强说服力和战斗力,对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言论,要理直气壮地予以批驳和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意识形态日趋多样,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把意识形态作为颠覆和控制别国,实现自身战略意图的重要工具。在国内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思潮纷繁变幻,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对国民造成很大冲击和影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研究当代社会思潮,给错误思想观点以有力的批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对公民思想情绪进行积极的引导,必定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4.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已经构建起来,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研究,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进一步落实“05改革方案”,完善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形成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体系。对社会思潮的研究,要遵循正确的指导原则。
****的一系列论述,应成为我们正确对待和研究社会思潮的根本指导原则。要充分认识“一窝蜂地盲目崇拜”西方社会思潮的严重性,改变思想战线领导软弱涣散状况的迫切性、必要性。在对外开放中,要长期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不能让资本主义文化中对我们有害的东西畅行无阻。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思潮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静止地进行研究,而应紧密联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以此为立足点和着眼点,通过社会思潮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能停留于对社会思潮的一般性介绍,不能对社会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更不能犯西式教条主义错误。西式教条主义错误表现为一是无条件地崇拜西方资本主义,而不赞成社会主义;二是提倡照搬西方国家的东西,而不赞成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盲从迷信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导致的危害一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将误导中国的改革;三是将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四是将把年轻一代引入歧途。注意历史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学派和思潮斗争的历史。
社会思潮定义: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是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特征:一般具有群体性、政治性、现实性、重复性、可引领性等特征。群体性,即以一定的利益要求为基础、以特定的群体为其主体和载体;政治性,即是关于社会走向、历史走向、人心走向、思想道德走向的某种主张的反映;现实性,即目标指向明确,包括对社会变革的干预、对执政党和政府决策的影响;重复性,即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思潮可重复出现;可引领性,即社会思潮在一定思想、理论的指引下,顺应或改变其传播方向。从不同领域出发,可分为经济思潮、政治思潮、文化思潮、社会思潮等;从不同学科分类,可列出哲学思潮、经济学思潮、政治学思潮、法学思潮、史学思潮等;从不同的社会作用分类,可列出进步的思潮、落后的思潮等。五个如何看待:即: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包括如何看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包括如何看待当代西方各种社会思想理论)、如何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如何看待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如何看待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等。
三条原则:即:涉及当代中国社会的走向、历史走向、民族走向和思想道德走向;具有理论形态,通过分析、批评、吸收、借鉴,以及回答其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在群众中有相当影响,特别是对人们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的影响。从“五个如何看待”和“三条原则”考虑,在当代中国,关于社会思潮的研究,有以下重点论域值得考虑。这主要包括社会思潮的概念界定、思想由来、产生背景、内容构成、表现特点、精神实质、传播途径、演变规律、正负作用、社会影响、发展趋势等。社会思潮作为一 种专门的研究对象,弄清这些基本问题是 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社会思潮,进行正 确而有效的引导的前提。 这主要是揭示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发展的谱系、流变的过程和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它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的关系,它的基本理论观点、政治主张及其哲学基础, 它同西方凯恩斯主义等社会思潮的论战,它对当代资本主 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现在 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它的发展趋势等。马克思主义如 何在深入研究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吸收其反映现代化大生 产规律的某些合理的思想,批评其错误的思想体系、政治 观点、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人性自私和个人至上的极 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加强自身建设,抵御、克服错误思潮 的能力。
这主要研究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和演变过程,它的基本理论内容和实践当代社会思潮的书,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批评和修正,它在当代发展的类型。民主社会主 义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所起的作用 的共同性与区别,民主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 党特别是执政党及其思想理论界的渗透和影响。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正确认识和抵制民主社会主义。 这主要研究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重新泛起的国际国内背景,历史虚无主义怎样 借口“重新评价”历史,歪曲近现代中国 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历史,造成思想混乱、导致社 会不良后果。考察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 危害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分析评述其 主要观点,通过科学评析历史虚无主义思 潮,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这主要是研究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由来与演变,它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时兴的历史背景,它的代 表人物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及其内部的纷争, 它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思想领域、 文化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影响,它的发 展状况及其趋势。研究90年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 反思和批判激进主义的种种观点,评析其否定近 代以来历次中国人民革命,包括否定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人民革命的种种错误观点;研究马克思主 义如何应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巩固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划清弘扬祖国优秀 传统文化和文化保守主义的界限。
这主要是探讨民族主义思潮,特别是狭隘民族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由来与历史演变,各自的基 本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以及在当代中国的表现特 点,它同当代中国其他社会思潮的碰撞和交锋, 它的发展趋势和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如何正 确地认识、分析、对待民族主义思潮,如何科学 地回答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提出的问题,如何 在同民族主义思潮的对话中加强自身建设,引领 具有爱国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潮沿着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建设。 这主要是研究个人主义的由来及流变,评析极端个人主义的现实表现、危害及哲学 世界观的基础,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极 端个人主义的区别等,并从建立和完善社 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高度,深入研究作 为共产主义道德核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重要标志的集体主义,深刻阐述它的科学 内涵、重大价值、培养途径。 这主要是历史地考察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由来,在当代中国传播的社会背景,其本 身的概念界定、主要内容、基本主张和政 治诉求,它的流变及其影响,以及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考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 策,中共在对待和处理知识分子问题上的 正反历史经验,探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过程中如何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理 论和措施。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提供了认识、改造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提供了建设社 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提供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 为振兴中华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重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深入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之间,从主要的和基本的方面来说,是主导、引 领与被主导、被引领的关系。积极探索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 效途径,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 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要着重解决 三个方面的问题。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该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所有社会价值观 念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起着引领、 主导和整合该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评价和 价值取向的强大功能,确保整个社会价值 观念体系向核心价值体系确立的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方针政策研究,总的指导原则是:“要正确处理思想理论领域的问 题。
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不要把学术探 讨中出现的问题当做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倾向性问题 当做一般学术问题。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禁区,理 论宣传和教学要有纪律。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 上,要旗帜鲜明。要重视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宣传阵地和 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加强对民办 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管理,加强对互联网上哲学社会科学 网站和论坛的引导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无疑主要是针对社会思潮而不是针对人而言的,但事实上又总会涉 及到人。因为一种社会思潮主要体现在它的代表人物身上, 其形成、传播都同一定的社会群体联系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首先要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分清一种社会思潮的倡导、传播、代表 的主体当代社会思潮的书,是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还是敌视、反对、破 坏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 集团。 对属于敌我矛盾性质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处理的方法是采取强制、压服的办法。对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是非 的辨别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和说 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在人民内部范围内的问题,处于当下思想观念活跃、各种思潮“众声喧哗”的时代,要正确有效的引领社会思潮, 就要正确区分政治是非和学术问题,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对于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对于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必须进行批评、 斗争,不能听任他们搞乱人们的思想,搞乱社会意识形态。 同时在对错误思想的批评和斗争中,一定要注意充分摆事 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不搞运动、不搞大批判,防止用 简单、粗暴的办法处理问题。 对学术问题的不同意见,要坚持研究和讨论不设禁区,理论宣传和教学要有纪律的原则。 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根本界限,是坚持还是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双百”方针是我们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针。要营造有利于理论创新的宽松、和谐的学 术环境,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流派 和观点的自由讨论。 “双百”方针的展开包括一系列具体方针。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 目的在于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相互 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 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的发展繁荣。
包括对新闻出版、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宣传阵地和哲社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 管理,对国外哲社著作的引进,对哲社各类协会 和研究会、对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和文化工作室, 对互联网上哲社网站和论坛、手机短信、社会类 小报小刊等的引导和管理,时其成为宣传科学理 论、先进文化,传播有益信息的渠道,绝不给违 反宪法和法律的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再次,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第一,坚持从四个方面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第二,坚持从五个方面深入研究有效实施引领社会思潮的对策和方法。 一是强调“主导”,不加分析、简单地排斥多样化社会思潮。实际上是作茧自缚、自我封闭、主 动退出思想文化阵地,放弃自己的”引领“责任。 二是强调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忽视甚至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 三是把引领工作完全局限在精神领域,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相脱离。 四是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不扎扎实实做引领工作。
推荐阅读:
上一篇: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绝非主观选择
下一篇: 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全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