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明清历史

景德镇明清御窑瓷器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3-08-24 10:04

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

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

遗产类别:古遗址

历史年代:明——清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公布。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位于景德镇市珠山中路187号。御窑厂是专为宫廷生产瓷器的皇家窑场,遗址保护区总面积约为13.1万平方米。

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

御窑厂南大门

根据文献记载及研究成果表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在景德镇珠山设置了官府机构“浮梁瓷局”“掌烧造瓷器”等。浮梁瓷局的设立,为元代景德镇制瓷手工业的发展和明代御器厂的设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代御窑(御器厂)创建于洪武二年(1369),位于景德镇之珠山。清乾隆七年《浮梁县志·建置·景德镇厂署》记载:“御器厂建于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设厂制陶,以供尚方之用。规制既弘,迨后基益扩,癖垣五里许。”这段文献记录了明代御器厂的大致方位和范围。

清顺治十一年(1654)扩建“御窑厂”。清代嘉庆二十年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一《图说》中有“厂跨珠山,周围约三里许”的记载。从考古发掘出土资料来看,清代御窑厂的东、西墙位置基本未变,北墙往南移动,比明代御器厂小。

关于御窑厂内的设施和建筑,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也做过记录。清代晚期御窑厂遭到严重毁坏,咸丰五年(1855)太平军进入景德镇,烧毁了御窑厂,同治五年(1866)李鸿章筹资重建堂舍七十二间。1911年清王朝覆亡,御窑终结,历经明清两朝二十七位皇帝,持续烧造时间长达542年。

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

清中期青花陶瓷桌面《景德镇全图》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据文献记载:御窑厂规模最大的时候有窑58座;各类作坊一百三十多间;还有堂、轩、寝(后堂)、亭、库房、官署、神祠庙宇、水井,甚至还有一座狱房。御窑厂的人数最多时有管理和勤杂人员一百一十多人。

明万历二十五年《江西省大志·陶书·廨宇》中对御窑厂就有详细记载:

“御器厂中为堂(正厅三),后为轩(穿堂一)为寝(后堂三),寝后为南阜为亭(匾曰兀然,今改纪绩),堂之傍为东西序(各厢房三),东南有门(三),堂之左为官署(大门三、厅堂三,东西廊房六),堂之前为仪门(三),为鼓楼(三),为东西大库房(各六,内外库八),为作(二十三)曰:大碗作(房七间、小泥房七间),曰:酒钟作(房三间)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曰:碟作(房八间、小泥房四间),曰:盘作(房七间、小泥房四间),曰:钟作(房七间、小泥房四间),曰:印作(房十间、泥房四间),曰:锥龙作(房一间),曰:画作(房一间),曰:写字作(房一间),曰:色作(房七间),曰:匣作(房三十间),曰:泥水作(房一间),曰:大木作(房五间),曰:小木作(房五间),曰:船木作(房二间),曰:铁作(房四间),曰:竹作(房二间),曰:漆作(房三间),曰:索作(房一间),曰:桶作(房一间),曰:染作(房一间),曰:东碓作(四十六乘),曰:西碓作(一十六乘),为督工亭(三),(后改为掾金),为狱房(一),厂之西为公馆,东为九江道,为窑六,曰风火窑,曰色窑,曰大、小熿窑(连色,共二十座),曰:大龙缸窑(十六座),曰:匣窑,曰:青窑(四十四座),厂内神祠三(曰玄帝、曰仙陶、曰五显),厂外神祠一(曰师主),甃井二(一在南门内,一在碗龙作),为厂二:曰船柴厂(屋十间),曰水柴厂(屋九间),放柴房(八十七间),烧窑人役歇房(八间)。工匠三百余人。年产量最多的时候达十五万多件。”

1982年以来,经历次考古发掘,现已清理出清末民初江西瓷业公司发行所房屋建筑、明代初年御窑的北围墙、 洪武永乐时期的葫芦形窑炉、埋藏落选御用瓷器的小堆积坑等遗迹;出土了一大批元代,明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等朝的落选御用瓷器碎片。其中有许多重要的发现,为明清御窑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新信息,对研究景德镇御窑厂的发展、变迁、烧成技术及其渊源、瓷器的制作工艺,复原御窑的生产面貌、探讨御窑的管理制度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

一、经考古揭示的遗址

1. 珠山南侧窑炉遗址

总面积约760平方米,呈东西略窄的长方形分布。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的考古发掘揭露的主要遗迹有:墙体遗迹、窑炉遗迹及堆积遗迹,堆积遗迹包括小堆积坑、片状堆积及小型片状堆积。该遗址区主要遗迹为明代御窑(器)厂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遗迹年代为明代早、中期。

2. 珠山北麓窑炉、房屋遗址

总发掘面积约 800 平方米,呈东宽西窄、东西略长的梯形分布。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2003年10月至2003年12月及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的三次考古发掘,揭露的主要遗迹有:房屋建筑遗迹、墙体遗迹、窑炉遗迹及堆积遗迹,堆积遗迹包括小堆积坑、片状堆积及小型片状堆积。该遗址区主要遗迹为明代御窑(器)厂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代为明代早、中期。

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

御窑厂北围墙

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

御窑厂明代甃井

3. 甃井

据明隆庆年间(1567—1572)管理御窑(器)厂的南康通判徐乾学的《陶政录》载,该井为御窑器厂南门内之甃井,是现在仅存的明代御窑(器)厂地面遗存,是判断御窑厂南界位置的重要依据。古井保存较为完整。

二、经考古后已回填的遗址

1982 年至 2000 年,考古部门为配合市政建设工程,对遗址范围内部及周边区域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大量落选御用瓷器碎片及其他御窑厂相关文物。主要出土位置为:中华北路东门头一带、珠山中路北侧临近御窑厂一带、 珠山龙珠阁一带及东司岭一带地区,出土文物年代贯穿元末、明代至清代。

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

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

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

御窑厂发掘现场

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

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

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

明代窑炉遗迹

三、未经发掘的遗迹

御窑厂遗址区内除已发掘、回填的遗址外,还存在一些可能的御窑厂及与御窑厂相关的遗址、遗迹,主要包括:御窑厂衙署建筑遗迹、珠山遗址、元代官窑遗址及师主庙建筑遗址等。这些可能遗迹若经发掘、确认,将进一步丰富御窑厂的历史文化遗存,揭示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

斗富弄以北、风景路南北、珠山中路东西两侧的街区,原有大量民居、民窑作坊、商铺等具有文物及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在2004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共同编制并通过审批的《景德镇市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与发展规划》中,此区域被划定为建设控制地带,按规划要求应保持历史街区原貌。

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

龙珠阁

四、御窑厂遗址出土遗物

御窑厂遗址出土遗物,有瓷器、窑具、制瓷工具等,其中以瓷器为大宗,主要是明代早中期烧造的,由烧成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落选御品两部分组成。另外,历史上御窑经过多次改建和修整,为平整和填平地面,曾从御窑厂外运进大量的民窑窑业堆积,其中包含数量众多的瓷器残片,年代从宋元至明清,其中明代晚期至清代初年者最有价值。

御窑厂遗址,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 年10月被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2013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3年御窑厂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重点大遗址,同时还被列入全国 25处大遗址重点保护展示工程和全国10处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201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6年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2017年初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

明永乐青花折枝秋葵纹玉壶春瓶

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

明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盖罐

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

明洪武青花锦地垂云莲纹折沿盘

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

明宣德斗彩鸳鸯莲池纹盘

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

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

青花缠枝云肩八思巴纹僧帽壶

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

明永乐青花并蒂莲折沿盘

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

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

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

明永乐白釉三壶连通器

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_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

故事杂谈

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_句容市郭庄镇明清建筑_椒江海门老街明清建筑

唐英陶像

唐英制作轿瓶

唐英(1682—1756)是清代御窑厂最有名的督陶官。自雍正六年(1728)以内务府员外郎身份到景德镇驻厂署协理陶务,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十一月结束离镇,先后在景德镇整整二十八年,对景德镇御厂生产管理、技术创新做出重要贡献。乾隆八年(1743),唐英奉旨编撰《陶冶图说》,制图二十幅。

乾隆七年(1742)十月二十七日,唐英自御窑厂回九江关途中接到乾隆皇帝圣旨和一首诗。乾隆皇帝指示唐英将御制诗烧造在轿瓶上,瓷器体量比以往的适当缩小,纹饰与文字要安排妥帖,酌量烧造。所谓轿瓶,是置挂在皇宫辇车上的一种花瓶,乾隆外出巡游时,可随时插换田野芳鲜的花草。

督陶官唐英接旨之时正值入冬,御窑厂已放假。景德镇一般在入冬后,作坊、窑房都逐渐歇手停业,一是冬天坯体容易发裂,成品率极低,烧造成本高;二是来景德镇的陶工,多是周边农村的,陆陆续续都要回家过年。

唐英回到景德镇御窑厂时,几百人的御窑厂只留有一二十名工匠。于是,唐英赶紧偕同副手老格,带领工匠将未烧成的坯胎收拾起来,叫了一批瓷绘好手,全力以赴制作。好在其时天气还晴暖景德镇历史建筑明清时,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而且坯胎、窑火、设色、书画等样样顺利。

皇帝圣旨,按现在的话来说是头等政治任务,容不得怠慢。所以,唐英亲力亲为,仅二十天就烧制成6对(12件,分别以四种字体书写)御制诗轿瓶,于十二月十七日送达皇宫。乾隆皇帝十分满意 , 在唐英奏折上朱批“所办甚好”。正如御诗的首句所言:“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 此前乾隆皇帝使用的轿瓶是没有御题诗文的,由于唐英“所办甚好”,从此,乾隆皇帝咏瓷诗文的雅兴一发不可收拾。唐英对乾隆褒奖高度重视,在御窑厂珠山修建了“御诗亭”, 树立御诗碑一块以示纪念。碑背面诗文系由故宫博物院专家遴选出的乾隆皇帝的真迹而镌刻的。

推荐阅读:

历史题材的电影那么多,哪一部电影最让你印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