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秦汉史》精选点评:随心而读,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
2023-08-07 09:01
《剑桥中国秦汉史》是一本由(英)崔瑞德 / (英)鲁惟一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6.00元,页数:9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剑桥中国秦汉史》精选点评:
●随心而读,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
●有时间再读一遍
●2017.10.25-11.11 最后弃了几十页写宗教,哲学,思想那方面的。可能是修养还不够,以后如果有兴趣再补。确实后面太枯燥了。先理清脉络,我这历史白痴还是会有收获的。
●厚厚的一本看完之后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之感。正史读起来多少有点无味,而且和中国很多的史书风格很不同,读史的乐趣之一就是不同的史书看出不同的感觉~
●秦在质和量的方面部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的,是在本世纪以前中国唯一的真正革命。汉承秦制,书中详细介绍了两汉逐步完善的行政、军事、教育、举荐体制。
●外国人研究中国古代史,角度总是出其不意
●似乎是看完了?
●看了一半,终于看不下去了。
●太学术,看完 1/3,看不下去了。不过依然感觉两千多年过去了,政治上没什么进步。
●写作上不是第一卷,在叙述的历史时间上却是第一卷。两千年的先秦被跳过去,是各种版本的中国通史的一个缺憾。嗯,历史研究生及以上适合阅读本系列,最后强调一下,真的,不骗你,功力达不到看了这书会产生浓浓的恐惧和幻灭感的,而且看不出这书好在哪里。
《剑桥中国秦汉史》读后感(一):秦代写的很垃圾
读这本书,很遗憾它的秦代部分写的很垃圾,特别是对史记的怀疑,极为可笑,难道此书作者是“疑古派”?特别有意思的是“文革”的“儒法斗争”史学观点竟然得到传承!外国汉学家在搞什么鬼东西?
《剑桥中国秦汉史》读后感(二):最近刚刚读完了这本书
书虽然是平装,但是印刷纸张、油墨以及装订都很好,唯一的缺憾可能是有点过于厚重,不太方便阅读。我用电子秤称了一下,近1400克重,躺在床上看不是太方便。
内容不错日本写秦汉历史的书,用西方历史学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审视中国秦汉历史,视角新颖,但可能因为此书成书较早,近期一些历史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没有收录,另外可能也和作者对中文材料的收集、理解有限有关。
翻译方面,水准还不错,虽然偶有小错误,个别词句可能有些佶屈聱牙,但总体不影响意思的理解。
作为秦汉历史的普及型读物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剑桥中国秦汉史》读后感(三):校对
先前翻辽朝年谱,一页之内关于辽烈祖的名字都不能统一。书体量大,工作任务繁重,这可以理解,即便如此,作为历史书籍,理应在校对方面特别慎重。可惜自己还是没那个能力,啃英文啃不下来。 翻译不功不过,很多地方翻译腔很明显,但不影响理解。回到书本身,特别不能同意对东汉外交政策的评价。一个国的命运既…也…秦汉时期是汉文化全面反超地中海的时期日本写秦汉历史的书,同时也是周边民族学习强汉,起步追赶的时期。刘秀的军事政策已经是他作为历史人物的最佳选择。洛阳优于长安之论更是难以理解。中原不可守,连黄易这种三流小说家都明白的啊。
《剑桥中国秦汉史》读后感(四):秦汉史读书心得
以论文的形式,梳理秦汉历史,主要从政治、对外、宗教等方面展开。在每个方面,在根据作者认为的这个要素的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1.秦朝的崛起
看完书中的描述,主要在于秦朝在七国之中,通过商鞅的改革,打破宗族利益,使整个社会原子化,赏罚分明的规则,坚定不移的执行,有效提高国家效率;同时尽可能的增加资源,牢固树立农业为天下根本的原则,杜绝商业,实行国有计划;注意休养生息,保存资源。
地理位置上,占据了长安,易守难攻之地;战术上,先击败西戎,巩固国家西部,然后通过“近攻远交”的战略,全力向东,各个击破。
2.秦朝的衰败
《剑桥中国秦汉史》读后感(五):看的第一本剑桥中国史,还不错
剑桥中国秦汉史
1、由于各章的作者不一样,写作风格还是有点差异的
2、源于史籍,又不局限与史籍。摒弃史籍中夸张,猜想,诽谤等春秋笔法的内容
3、可怜汉唐盛世,外戚,宦官,潘镇,唉。。。
4、所谓的汉唐盛世,其实是汉民族的对外扩张史。
6、流水帐多了点,分析不多
7、不错,适合我们这样的读书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