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明的存在有哪些假证据?骗了你多久
2024-05-10 13:05
目前科学界主流并不承认史前文明的存在,一些科学家也曾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各种金属矿床没有开采痕迹等方面给出了史前文明不存在的证据,但是还是有许多人从逻辑层面分析之后坚信史前文明的存在。
而有些人正是看到了大众的这一心理,于是刻意制造故意混淆视听,将一些现代产物说成是史前文明的证据,来达到哗众取宠或者盈利的目的,或者根本就是将年代搞错于是闹了乌龙。
而这些所谓的“史前文明”证据,经过几十年的传播已经变得让人真假难辨,下面就来看看几个假证据,同时也看看这些东西骗了你多久吧。
一、水晶骷髅
水晶骷髅可以说是各种未解之谜中的“常客”了,在这些书中经常会将这个水晶骷髅描写得十分玄幻,令人瞠目结舌不疑有他。
这个水晶头骨据称是20世纪20年代在玛雅废墟中被一个探险队发现的,因为其造型精美别致,并且形态和结构都与人类头骨极为相似,所以一经发现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据当时的珠宝大师鉴定,这个水晶头骨上没有一丝人工痕迹完全可以用浑然天成来形容,所以怀疑它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头骨,那么什么生物的头骨会是水晶的呢?
因为当时人类已经开始观测宇宙,所以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外星人的头骨,甚至这个水晶头骨在英国博物馆展出的时候,旁边介绍卡上写的就是“外星头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水晶头骨还一度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而到了20世纪末,随着对玛雅文明的研究不断深入,有些人开始怀疑这个精美的水晶头骨并不是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的玛雅文明所能制造出来的,于是决定用现代方法对它进行再次鉴定。
而这次的鉴定终于揭开这个持续几十年的骗局,原来这个水晶头骨根本不是玛雅人制造的,也不是外星人的头骨,因为在头骨上面发现了现代工具打磨的痕迹,而这种打磨技术是打磨珠宝常用的技术,而直到今天仍然不知道是谁制造了这个水晶骷髅来欺骗世人。
二、古代电池
在伊拉克的巴格达,有人发现了一些样子奇怪只有巴掌大的陶罐,并且陶罐中还有一根金属管,经过对陶罐结构的分析,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电池,而且只要往里面导入酸性物质就能产生电流。
这个发现震惊了科学界,要知道电池是现代产物,几千年前的人是怎么会这项技术的呢?而他们制造电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不少人怀疑这种电池技术可能是史前文明的遗留。
不过科学家们在经过细致的研究之后,发现这些电池能够产生的电量很小,甚至可以用细微来形容,这种电流只会让接触位置产生极小的麻痹感。
所以科学家们认为,这个电池应该只是一种宗教用品,在宗教仪式的时候使用产生的麻痹感,可能会让教徒产生和上帝交流的错觉,所以并不是史前文明遗留的科技。
三、30亿年前的金属球
流言: 在南非附近的叶腊石地层中,矿工常会挖到一种神秘的“金属球”,距今约三十亿年。令人称奇的是,金属球的圆周位置常蚀刻着三条并列的凹槽。这样的形状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认为是史前文明留下的证据。
真相:其实这是一种地质结核。这些球体直径在0.5到10厘米之间,形状并不完全规则,主要成分是赤铁矿或硅灰石。
成层的沉积物颗粒中有很多容许溶液流通的孔隙。溶液中的矿物质围绕着某一中心层层沉淀下来,从而形成与周围岩层成分不同的矿物质团块。这些团块通常要比周围岩层更坚硬,也更抗风化。
将这些神奇的“南非金属球”切开后,可以看到同心圆状的纹层和放射状结构,这正是结核的特征。至于球体上的这些凹槽,则是周围的层状地层的残留影响。其实,结核的形状还有各种的样子,一般以圆形和椭圆形居多,也有壶形、碗碟形、哑铃形等众多使人们浮想的形状。
有时专业的地质学家,也会被这千奇百怪的形状弄的闹出笑话。《科学》杂志上,就曾有研究者将一块普通的结核,当做恐龙心脏矿化的结核,还据此得出恐龙具有四室心脏的结论。
四、50万能前的火花塞
1961年,三名旅行者在美国加州奥兰查()地区发现了一个矿洞,他们在其中找到了一个矿石,矿石切开后里面竟然出现了一个发动机中用到的零件——“火花塞”。
有地质学家指出,这包裹着火花塞的矿石形成时间至少需要50万年,而50万年前欧洲还是尼安德特人的天下,亚洲还是北京人的天下,是谁制造了这个“高科技”产品呢?是史前文明吗?
实际上,这个火花塞的制造者并不是神秘的史前文明,而是人类自己,不过它的年代并没有50万年,因为这枚火花塞是美国一个工业公司在1920年左右生产的。
而经过实验室的分析,那包裹着火花塞的矿石也并非是形成时间50万年的岩石,而是一种硬化的粘土,或者是火花塞表面的铁形成的氧化物结核,它形成的过程大约只需要十几年。
五、三叶虫上的鞋印
1968年,一个化石爱好者在野外发现一块石板,他将石板敲开发现令他难以置信的一幕:一个鞋印踩在两只三叶虫身上。
要知道三叶虫是一种非常有名的海洋节肢动物,大约在寒武纪出现在地球在二叠纪灭亡,而二叠纪距今约3亿年,按照进化论所说,那个时候恐龙都没有出现,更别提跟人类类似的哺乳动物了,难道进化论真的错了吗?
实际上,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所谓的鞋印不过是一种视觉巧合,并且“足迹化石”需要暴露环境并且大多数是连续的序列,最主要的是还会产生压力变形,而这个“鞋印”并不具备这三个特征,所以这不可能是真正的鞋印,就好像火星人面像一样只是一种视觉错误。
六、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流言: 这个故事要从1972年法国从非洲加蓬奥克洛地区进口的一批铀矿说起。自然界中,铀同位素含量的比例应该是一致的,铀238为99.27%矿洞未解之谜,铀235为0.72%,其余为铀234,其中只有铀235作为核燃料。可这批铀矿的铀235,仅有0.717%,这似乎只能指向一个可能——这批铀矿已经被人使用过。
果然,研究人员在加蓬发现了共16处史前核反应堆,它们从17亿年前(另有说法称是20亿年)开始运行,断断续续持续了几十万年。
当时的地球还是细菌和蓝藻的舞台,会是谁构建了这么精巧的核反应堆?不少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天外来客或者远古文明。
真相: 对于人工核反应堆,铀235的浓度必须提炼到3%;其次要有水的存在,一方面作为中子慢化剂,使中子速度降低,提高其同铀核反应的概率;另一方面作为冷却剂,及时带走热量,避免爆炸。而在奥克洛这个看似寻常的小镇,一系列巧合的自然条件,使得天然核反应堆正好得以发生。
首先,随着20亿年前地球大气中氧气浓度的增加,铀能够以氧化物的形式溶解于水中,从而富集到一处;其次,17亿年前铀235的含量约为3.1%,满足反应的临界值;再者,这里的铀矿被多孔渗水的砂岩包围。
地下水渗入铀矿中,作为中子减速剂。当反应释放热量过多,水会蒸发,使反应减速或停止,直到水重新冷却,再开始反应。
最后,这里的矿脉中也没有大量的硼、锂或其他“毒素”。这些元素会吸收中子,可以令核裂变反应停止。
以上就是史前文明证据中最具代表性的五个假证据矿洞未解之谜,对于史前文明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科学的去论证分析,而不是看到一些所谓的“证据”就信以为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