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道教与旅游文化道教景区生态优美,环境保护
2023-05-15 17:06
文档介绍:道教与旅游文化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中国道教是人类在面对自然无力战胜的力量和无法解释的现象时,为了解释说明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同时它也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精神产品,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从古至今的发展致使其旅游资源蕴含自然与文特色。道教景区生态优美,环境保护良好,且景区中含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道教文物古迹,名山宫观遍布于大江南北,星罗棋布于名山大川之间。道教常以海上名山和幽远的名山洞府称为神仙所居之胜境,其一是昆仑山,二是以蓬莱为中心的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以三神仙为三岛,与其他十洲合称为“十洲三岛”,皆神仙所居,以为道士修道成仙之归宿。南北朝时期,道教汲取佛教的三界说,构成了神仙所居的三十六天的天界说。天界何处,往往落实在名山,称洞天福地。许多名山胜地就被视为神仙所居之洞府,或修道成仙之佳境。道教典籍《天芨七签》的《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城市景观道教文化,称天下名山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和七十二福地,均为神仙所居所。其中以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和齐云山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中国道教供奉神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庙宇通常称为宫、观、庙。道教建筑主要是庙宇建筑组群,宋以后也有极少数的石窟和塔。由于祭祀名山大川、土地城隍等神仙的祠庙历来都由道士主持,所以许多这类祠庙包括城隍庙、关帝庙、天后宫、岳庙等也被称为道教建筑。这些宫观受中国传统院落式总体布局的影响,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组成,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同坛庙的佛寺建筑相比,单体建筑不那么宏伟、豪华,色调也淡雅。但道教建筑多以壁画、雕塑、书画、联额、题词、诗文、碑刻、园林等多种艺术形式与建筑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巧作安排,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多彩的艺术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道教文化旅游,是指以现有的道教文物古迹为依托,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利用其知名度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道教宫观园林环境,再加上观光客和香客受到的艺术感染或各自得精神寄托,用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的审美,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文化上的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道教文化旅游因以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成为其他旅游项目难以替代的多元化功能。这类旅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二大方面。人们在体验道教文化旅游时,宗教、自然山水、人文景观与人的知觉和心理的高度结合。它既依托于宗教、服务,又充分借助于自然山水和一定的人文景观。自古以来,道教宫观往往见于幽远秀绝的名山大岳,似乎与风景区有天然的联系城市景观道教文化,其或占领江山或点染江山,起处在地群山峻岭,沟壑溪谷,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观自成天然之趣,加之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交相映衬,创造出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许多风景点得力于道教文化的传播而名扬天下,如古代道教有修道成仙或神仙居住的五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胜景,至今仍有不少为人们所向往。同时无数旷达风雅的文人墨客在游览这些胜景时总是***澎湃,豪情大发。其或吟诗作画或题词作文,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绝妙诗词,许多佳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