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字 > 四柱八字

风水堂:阳刃格八字命理分析


2023-09-16 08:05

阳刃格八字通常来讲,阳刃格八字,没有官杀所用,一般都是破格;用财的话,除了财根要深,还要有食伤相随,没有食伤相随或者只有食伤而没有财,就属于是空结构了;即使这样,也是只能富而不能贵,贵比富应该高一个档次;除此之外,用印就又是外格的范畴了。用官杀的条件,最好是财印相随且有重根,格局的高低,全在这里显现;官杀都不喜欢伤食,除非官杀混杂,或者杀太重以伤食裁损一下也可以,再不就是命局里有印制伤食才行;阳刃格八字里面,还有两种特殊的格局,就是丙生午月和戊生午月,午中所藏还有己土,这点要严加注意,否则就富贵两空。

下面用八字来说明:

坤造:丙午 甲午 丙寅 壬辰

癸巳 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戊子,十岁运。

阳刃格刃四柱八字 阳刃,透杀印;“其于丙生午月,内藏己土,可以克水,尤以带财配印”。为什么丙生午月的八字要特别强调带财配印?那是因为此处的甲木印星不是来化杀生身,而是来制午中的己土伤官;即使财印相邻,比如把年干丙火改成庚金财星,也是不相战的,这点不仅仅是丙生午月的特殊性,其它阳刃格八字也是如此。

这个八字首先是成格,但凡成格八字一生都会生活的不错刃四柱八字 阳刃,此日主今年46岁,在一大厂里面做行政工作,老公是副总,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两个儿子学习也都非常用功;只是八字杀根太浅,刃又太重,杀刃的力量悬殊太大,未免格局的层次不高,假如把辰根换做子根,大运再一路助杀,此人一生将会有非凡的成就!

再看两个戊生午月的八字,乾造:

丙辰 甲午 戊申 戊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五岁运。

这是一个在外企工作白领的八字,简单来看阳刃格用杀,格成,再仔细看,还是能看出点端倪的;“若戊生午月,干透丙火,支会火局,则化刃为印,或官或煞,透则去刃存印,其格愈清。倘或财煞并透露,则犯去印存刃之忌,不作生煞制刃之例,富贵两空矣”。用这段话来对照这个八字,丙火是透出了,但地支没有会火局,化刃为印不彻底,其格不是太清;申辰合水来灭午中丁火印星,为之大忌,这个财星此刻可不是来生杀制刃的,而是来毁印的,“倘或财煞并透露,则犯去印存刃之忌,不作生煞制刃之例,富贵两空矣”。幸亏有时干戊土比肩来夺财,保住了格局的成立,否则一事无成;这就是它非常特殊的一面,而不能去简单的理解成阳刃格“财印相随,尤为贵显”!

乙卯 壬午 戊子 戊午

辛巳 庚辰 己卯 戊寅 丁丑 丙子,两岁运。

只要是戊生午月之八字,首先就是要护印,最好是能化刃为印,其次才是要制刃;这个八字和上例八字有近似的地方,都是有财星来毁印,进而有比肩来夺财护印,印被护住了,通常学习都会很好,两人都是本科毕业,此人现为中学教师;午中所藏己土为刃,有乙木官星来制,只所以强调印的作用,其实这样的格局就是印格,就是因为所藏有己土而定为了阳刃格,以至于把印放在了第一位,把刃放在了第二位,因此财才不是生官杀来制刃,而是直接就把印损掉了,也由此才有了“倘或财煞并透露,则犯去印存刃之忌,不作生煞制刃之例”。

壬辰 癸卯 甲子 乙丑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六岁运。

甲生卯月,透壬癸水,无用神可用,只能是用印,用印就从旺,从旺就是外格,水木两气成象,除走官杀运不好以外,其余运皆好;此人今年近六十岁,去年酉运的时候,酉丑合金,得了一场大病,以前都是很顺利的过来了,目前还是大老板;66岁庚运的时候,将有大灾!

阳刃格 用财,坤造:

壬子 壬子 壬午 壬寅

辛亥 庚戌 己酉 戊申 丁未 丙午,五岁运。

阳刃格,寅午合,用财;阳刃格用财,没有食伤相随,是不成格的,但禄劫格里财只要透出一位,并且根多也是可以成格的,大不了只富不贵罢了;这一条引用到阳刃格里,也是成立的,禄劫和阳刃只是力量大小而已,现实中这样的人都是能挣会花,留不住财;此造女主人更是钱多的无数,上百个亿也不拉到,只是都不是自己的,是一银行的行长。

阳刃格用食神,坤造:

己巳 癸酉 庚子 壬午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两岁运。

阳刃格,单用食神;禄劫格里面,秋金遇水叫做金水相涵,在阳刃格里面却不是太一样,区别在于,申金所藏有壬水,而酉金里面什么水都没有,“庚生申月,透癸泄气,不通月龄而金气不甚灵,子辰会局,则化金为水而成金水相涵”,所以说尽管也是秋金遇水,但却不是金水相涵,日主尽管长的漂亮,但却不是十分灵秀,现为艺校大学生,和禄劫格一样,遇财则富,无财则贫。

推荐阅读:

八字算命中六亲定位详解谢咏

甲木为用神,而与八字中日元己,是否合化土

书房派坚持只阳干有刃而阴干无“刃”

五格数理不是在中国创立的,而是在日本!

生辰八字五行缺什么测算方法有哪些呢?

风水堂:丑媳妇总要见公婆

风水堂:四柱八字快速直断的方法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