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卦 > 八卦运用

风水堂:什么是易学的?


2023-10-31 14:03

1、朱震易学纳甲观初探朱震,字子发,号汉上,湖北荆门军人今湖北荆门,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易学家。朱震试图站在象数学的角度,对汉唐及北宋以来的易学开展做出一次全面的总结,故其易学之根本特点,一是以象数之学为易学研究的根底,着重阐发象数易学的理论,但并不偏废义理;二是广泛采辑并折衷百家之学,将两汉象数易学与北宋图书学之成果联络起来,以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易学体系,其易学纳甲观,就鲜明地表达出这一特点。纳,有吸纳、纳入之意。纳甲,是将历法中的十干纳入易学中与易卦相配,因天干以甲为首,“举甲以该十日(第341页)1,故称纳甲。朱震以纳甲注解?周易?,主要受京房纳甲说和虞翻月体纳甲思想的影响。

2、关于八卦纳甲,朱震说:由此可见,朱震所列的“乾甲图其实就是“虞氏义图,不过他在这里所要强调的就是,“右虞氏义图说与乾甲图说同第344页1,也就是说,虞翻的解释,源于?周易?一书固有的纳甲法。这种阐释,与朱震治?易?的根本特点和方法有着亲密的联络。朱震视象数学为易学之源,凡先儒所创象数之法,朱震均将其提升为?周易?所固有。事实上,?周易?古经中所记录的天干,只能说明古人以天干记日由来已久,至少在?易经?成书时便有此思想,而将十干纳入易学与易卦相配,始于西汉易学家京房。朱震并非不知纳甲始于京房、虞翻等人,只是由于他将?周易?的象数学视为易学之源,故而得出纳甲为?易?所固有的结论,这是受其易学立场的

3、局限。纳甲的数理,是指将十干所代表的从一至十共十个自然数与八卦相配,并以此为根据解释?系辞?“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朱震说: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故乾纳甲壬,配一九,坤纳乙癸,配二十,震纳艮,配七,巽纳辛,配八,坎纳戊,配五,离纳己,配六,艮纳丙,配三,兑纳丁,配四,此天地五十五之数也。(第358页)1以卦图的形式表达,就是朱震所列的“十日数图见后。从一至十,共十个自然数八卦纳甲运用,故朱震称之为“十日。这十个自然数之和为五十五,即天地之数。实际上,以从一至十的自然数配八卦,并非朱震所创,东汉易学家虞翻就曾以天干所代表的自然数解释易辞。如?屯?六二、?损?六五、?益?六二、?丰?初九、?节

4、彖?皆注云:“坤数十,?震?六二注云:“震数七,?既济?六二注云:“泰震为七。又虞翻注?系辞?“天一云:“水甲,“地二云:“火乙,“天三云:“木丙,“地四云:“金侗,“天五云:“土戊,“地六云:“水己,“天七云:“火庚,“地八云:“木辛,“天九云:“金壬,“地十云:“土癸。可见,朱震关于纳甲数理的思想,是受启于虞翻的。他以八卦纳甲的数理解释天地五十五之数,不仅丰富了自虞翻以来的八卦纳甲说,而且打破了前人以五行生成之数解释天地五十五数的框架,将五行生成之数置入纳甲数理中加以解释,使天地五十五之数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这在易学史上是一种独创。月体纳甲首创于东汉魏伯阳,他在?周易参同契?中,援道入易

5、,以京氏纳甲为根本框架,杂糅当时天文学中有关月体运动变化的知识,创立了月体纳甲,以阐发炼丹的火候。而从易学的角度考虑,真正对纳甲有着深化研究和广泛运用的易学家,当推虞翻。然而虞氏月体纳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问津,整个唐代唯李鼎祚?周易集解?有所采撷,至宋代,随着?周易参同契?地位的提升,朱震重拾其说八卦纳甲运用,承受了虞翻的这一思想。他说:?系辞?曰:“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虞曰:“谓日月悬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象,月出庚。八日兑象,月见叮十五日乾象,月盈甲壬。十六日旦巽象,月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月消丙。三十日坤象,月灭乙。晦夕朔旦那么坎象,水流戊。日中那么离,离象,火就己。土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6、坤彖?曰:“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虞曰:“阳丧灭坤,坤终复生。此指说易道阴阳之大要也。又曰:“消乙入坤,灭藏于癸。(第342页)1这是根据月体在时空中的盈虚变化,比附?周易?八卦之象。每月初三日,月出西方,为生明,庚位在西方,震一阳生于二阴之下,似初三日之月体,故纳庚于震。初八日,月出南方,为上弦,丁位在南,兑一阴二阳,似初八日之月体,故纳丁于兑。十五日,月出东方,为望,甲位在东方。乾三爻皆阳,似十五日之月圆,故纳甲。十六日晨,月退西方,辛位在西,巽一阴始生二阳之下,似十六日晨之月体,故巽纳辛。二十三日,月消于南方,为下弦,丙位在南,艮二阴一阳,似二十三日之月体,故纳丙于艮。三十日,月灭东方,为

八卦纳甲是干什么用的_八卦纳甲的应用_八卦纳甲运用

7、晦,乙位在东,坤三爻皆阴,似三十日之月体,故坤纳乙。月体运行,循环往复,乾坤为易之门户,阴阳之始终,故乾坤又纳壬癸。至于坎离两卦,由乾坤相交而成。朱震在?卦图?中列“天壬地癸会于北方图,图如下:北宋是图书学昌明时期,诸种图像中,又以“先天图、“河图、“洛书、“太极图影响最广,故朱震在?进易表?中专门列此三类图书的传授系统。另一方面,朱震又视纳甲为易学之重要体例,因此,他很自然地试图把这两方面思想结合起来。在?汉上易传?中,我们还可以找到朱震以纳甲注释洛书的思想,如他解释?系辞?“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时说:一三五七九,奇也,故天数五;二四六八十,偶也,故地数十。九者,河图数也;十者,

8、洛书数也。五位相得者,一五为六,故一与六相得;二五为七,故二与七相得;三五为八,故三与八相得;四五为九,故四与九相得;五五为十,故五与十相得。然各有合,故一与二合,丁壬也;三与五合,甲己也;五与六合,戊癸也;七与四合,丙辛也;九与八合,乙庚也;五即十也,天地五十有五,大概如此。(第234-235页)1朱震以?参同契?中的纳甲法解释先天图,并非出于主观臆象或是巧合,而是有其内在的理论根据的。一方面,?参同契?是一部建立在汉代易学诸多条例体系上的独特构造和语言表达方式,或者说,它是一部假借?周易?概念和思想体系而写成的炼丹著作,故而与?周易?一书有着无法割舍的内在联络,另一方面,从先天图的传授谱系看,邵雍易学思想渊源于陈抟道家思想,这一点众家皆有阐述,不独见于朱震的?进易表?,而?参同契?即为道家丹道之书。因此,不能排除先天之学与?参同契?可能确实存在某种联络。以邵氏先天学与?参同契?相比,?参同契?只不过偏向于外丹修炼,而邵氏先天图重视心的作用,邵氏认为,先天图中心为“太极,太极即是心,即是道,此心即是自然之理,自然之道,“心一而不分,能应万物,故又为君子虚心不动之心。参考文献:7俞琰.易外别传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0李鼎祚.周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推荐阅读:

(李向东)企业风水运用中的八种吉凶特征!

阴阳八卦在当代的运用 “父英雄,儿好汉”

八卦镜的风水作用适合摆放在哪了吗?财神符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八卦文化网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6